[发明专利]骑行电动车安全挡雨棚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1004.9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3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J17/083 | 分类号: | B62J17/083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安全 雨棚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骑行电动车安全挡雨棚,骑行电动车车架的前部固定有前固定架,尾部固定有后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前支撑杆,所述前固定架的两侧固定有向上延伸且间距逐渐减小的前侧杆,两根所述前侧杆的顶部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后固定架上固定有向上延伸的后立柱,所述后立柱的顶部和连杆之前通过纵梁连接,所述纵梁后部位置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后支撑杆,用于挡雨的条状透光膜一端固接有前管套,另一端固接有后管套,所述前管套用于套在前支撑杆,所述后管套用于固定在后支撑杆上。本发明的雨棚不会增加电动车的占地面积,不安全隐患降低,此外结构更加合理,保证了汽车的安全性,同时,整体结构简洁,便于后期加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为常用的交通工具,其灵活方便的特性使其能够在狭小的区间内穿行,因为自身稳定性差,一般城市不会允许其安装雨棚,主要原因是雨棚周边的框架会增加电动车的占地空间,容易与周围车辆发生碰擦,造成交通事故,但是没有雨棚在雨天骑行车辆十分不变,穿上雨衣也会束缚骑行者,仍然存在一定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使用安全,并能为骑行者遮风挡雨的骑行电动车雨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骑行电动车安全挡雨棚,骑行电动车车架的前部固定有前固定架,尾部固定有后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前支撑杆,所述前固定架的两侧固定有向上延伸且间距逐渐减小的前侧杆,两根所述前侧杆的顶部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后固定架上固定有向上延伸的后立柱,所述后立柱的顶部和连杆之前通过纵梁连接,所述纵梁后部位置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后支撑杆,用于挡雨的条状透光膜一端固接有前管套,另一端固接有后管套,所述前管套用于套在前支撑杆,所述后管套用于固定在后支撑杆上。
所述前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前固定架上,所述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纵梁上,所述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另一端均为螺纹结构,且固定有固定内螺纹旋盖。
所述连杆为向上拱起的弧形结构,所述纵梁固定在连杆中间部位的下表面。
所述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长度均小于骑行电动车的车宽,所述前支撑杆的长度大于后支撑杆的长度。
所述透光膜为由前向后逐渐变窄的梯形结构。
所述透光膜设有三层,中间层为透明的支撑膜、支撑膜一面贴附有疏水膜,另一面贴附有遮阳膜,所述疏水膜朝向骑行电动车的外侧。
所述透光膜的两侧设有用于加固的包边结构。
所述后套管的两端固定有绑腹带。
本发明的雨棚不会增加电动车的占地面积,不安全隐患降低,此外结构更加合理,保证了汽车的安全性,同时,整体结构简洁,便于后期加装。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骑行电动车安全挡雨棚支架前部示意图;
图2为骑行电动车安全挡雨棚支架侧面示意图;
图3为骑行电动车安全挡雨棚挡雨膜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前固定架;2、前支撑杆;3、前侧杆;4、连杆;5、纵梁;6、后支撑杆;7、后立柱;8、后固定架;9、固定内螺纹旋盖;10、前管套;11、透光膜;11、后管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1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