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燕麦-绿肥“一年三作”肥饲兼顾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0581.6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7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阎旭东;刘青松;徐玉鹏;贾艳丽;肖宇;卢相义;滕宵;纪明妹;蒋建勋;徐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1 | 代理人: | 王立普 |
地址: | 06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燕麦 绿肥 一年 兼顾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燕麦‑绿肥“一年三作”肥饲兼顾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该种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年11月底或第二年2‑3月播种燕麦,5月底或6月初收获;(2)播种绿肥,7月底或8月初翻压入土还田;(3)秋播燕麦,11月初收获。本发明提供的燕麦‑绿肥“一年三作”肥饲兼顾的种植方法以田菁或者白三叶等作为绿肥作物翻压还田,达到了培肥地力、种地养地的目的,同时燕麦作为禾本科牧草,田菁或者白三叶作为豆科作物,禾本科、豆科作物轮作既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土壤利用效率,同时轮作又能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又可实现养地和生态补偿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燕麦-绿肥“一年三作”肥饲兼顾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河北东部平原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年积温4800℃左右,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区域内降水分布不均,年降水量一般在400-600mm,且70%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容易导致季节性干旱缺水,尤其是环渤海低平原地区10月份冬小麦播前土壤墒情不稳定,容易造成冬小麦不能顺利播种。无霜期180天左右,降水、气温的季节分布及气温的昼夜差别较为明显。
该地区土壤多为旱薄盐碱地,有机质含量低,地力瘠薄,连年掠夺式耕作又加剧了地力的衰退,种地和养地之间的矛盾成了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河北东部平原区传统的耕作种植制度主要是“一年一熟”和“一年两熟”的种植结构。由于该地区容易发生十月份的秋季干旱,冬小麦往往不能适期播种,只能在雨季种植一季夏玉米,形成“一年一熟”的种植制度。当秋季土壤墒情合适时,可以播种冬小麦,加上第二年的夏玉米,形成冬小麦-夏玉米的“一年两熟”种植制度。
近年来,随着该地区休耕、地下水压采等政策的实行,冬小麦播种面积较少,主要是“一年一熟”种植,这样又会造成土壤及自然气候条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
目前饲草作物的种植也成为了多数农户种植的选择,除了苜蓿和全株青贮玉米外,燕麦也开始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燕麦属于喜冷凉植物,过去主要在河北坝上地区种植。近年来开始在河北东部平原区种植的燕麦,一般都是早春播,利用春季的冷凉季节实现燕麦产量,但对该地区秋季的冷凉气候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燕麦-绿肥“一年三作”肥饲兼顾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根据燕麦的喜冷凉特性,同时考虑到耕地肥力的提升,结合河北东部平原区现有种植结构的问题以及饲草作物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河北东部平原区燕麦-绿肥“一年三作”肥饲兼顾新型种植制度,同时,对春季燕麦种植和秋季燕麦种植都创新研发出新种植模式,有效提高了该地区燕麦种植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燕麦-绿肥“一年三作”肥饲兼顾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年11月底或第二年2-3月播种燕麦,5月底或6月初收获;
(2)播种绿肥,7月底或8月初翻压入土还田;
(3)秋播燕麦,11月初收获。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11月底播种燕麦的方法为:采用微垄沟播,一垄双沟,沟内播种,播后覆盖镇压。
更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第二年2-3月播种燕麦的方法为:第一年冬前旋耕起垄,2-3月播种燕麦采用一垄双沟,沟内播种的方法。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绿肥为田菁或白三叶。
优选地,所述田菁或白三叶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播种方式。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秋播燕麦的方法为:选用生育期短、抗倒伏的饲用燕麦品种,比如领袖等,于8月初进行播种,采用4-6cm宽幅沟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未经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0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