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VSP观测方式的地震数据干扰波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0198.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8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闫有平;赵军才;胡亚东;高峻;万应明;谢欢;王云朋;谭勇;于冬梅;赵建坤;魏星;刘后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1007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vsp 观测 方式 地震 数据 干扰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VSP观测方式的地震数据干扰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工区内地面地震数据以及对应同位置的VSP观测数据,根据VSP观测数据建立正演模型,以模拟得到该井段浅层VSP数据,并将其补充到VSP观测数据中,以得到全井段非零偏VSP数据;
2)对得到的全井段非零偏VSP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对应的Z、X、Y三个分量记录;其中X、Y、Z是指井下检波器相互垂直的三个分量,其中Z是垂直分量,方向固定,X、Y是水平分量,方向随机;
3)将预处理后的全井段非零偏VSP数据从Z、Y、X坐标系的数据转换至P、R、T坐标系,得到对应的R分量、P分量和T分量;其中P为射线平面内的炮检方向,即激发点到井下检波器的连线方向,R为射线平面内与P垂直的方向,T为水平面内与P、T垂直的方向;
4)根据VSP数据在至P、R、T各分量上的大小确定其极化特点,基于在P分量中能量全部衰减,在R、T分量中加强的原则进行干扰波的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SP观测方式的地震数据干扰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识别出的干扰波在地面地震观测时的时距、速度、振幅特征判断波场运动学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SP观测方式的地震数据干扰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根据步骤4)识别出的干扰波以及波场运动学类型确定干扰波的机理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VSP观测方式的地震数据干扰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指的是对全井段非零偏VSP数据进行数据编辑、抽道集带通滤波和几何扩散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VSP观测方式的地震数据干扰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非零偏VSP是指激发点偏离观测井井口设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SP观测方式的地震数据干扰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坐标转换过程如下:
a.利用直达波初至部分的能量关系确定水平极化角;
b.根据得到水平极化角将X、Y水平坐标系通过坐标旋转变换为标准坐标系的分量和T;
c.利用水平极化角,以T为轴,将标准坐标系的分量和垂直分量转换为沿震源与检波器之间纵波射线方向的P分量和与其正交的R分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VSP观测方式的地震数据干扰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采用的转换公式为:
其中X、Y是水平分量,H0为标准坐标系的分量,θ为水平极化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VSP观测方式的地震数据干扰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P分量和R分量的转换公式为:
其中,Z为垂直分量,H0为标准坐标系的分量,θ为水平极化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01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感光显形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骨架关节点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