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型肝炎病毒和HBsAg免疫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9905.4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0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朦;王业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瑞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B01J20/30;A61M1/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戴宝松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型肝炎 病毒 hbsag 免疫 吸附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型肝炎病毒和HBsAg免疫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是在醛基化交联琼脂糖微球与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溶液进行偶联反应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三乙胺作为催化剂来提高偶联效率,同时加入少量酸来保护抗体活性,最终制得的免疫吸附材料对乙肝病人阳性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和HBsAg的吸附率可达到97%以上,吸附效果显著。本发明制备的免疫吸附材料可从血浆中直接、高效、选择性地吸附乙型肝炎病毒和HBsAg,实现一次灌流即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和HBsAg的目的,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乙型肝炎病毒和HBsAg免疫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hepatitis B,HB)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重大的肝脏类疾病,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而引发的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肝炎,一些慢性肝炎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等。
目前,防治乙肝的常用手段有两种,一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二是药物疗法。然而这两种防治方法皆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注射乙肝疫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治乙型肝炎的方法,但是由于存在病毒对疫苗的逃逸现象,以致乙肝疫苗有效性仅有45%,致使过半人群直接暴露在被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之中。二、对于感染者来说,当前能有效控制病程的方法是抗病毒药物治疗,但是,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活性以及减少病毒载量的方式发挥作用,并不能有效清除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已有研究表明,患者血清中大量的HBsAg是导致慢性HBV患者发生免疫耐受的重要原因。且患者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降低。
免疫吸附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一些传统方法难以治疗的疾病,其原理主要是在载体上固定一定的抗体、抗原或者是某些具有特异性吸附性能的配基,利用配基的吸附性能,将患者血液中的毒蛋白或者其他内源性致病因子选择性或者特异性的清除,进而达到净化血液,缓解病症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现在该疗法在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风湿性疾病等。
公开号为CN111659355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烷基化修饰的乙肝病毒免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抗体为配基,并且需要烷基化修饰,制备流程复杂,成本较高。公开号为CN112844331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结构的乙型肝炎病毒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DNA纳米材料作为连接适配子和吸附载体的中间结构,该方法的吸附剂制备过程涉及DNA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连接,较为繁琐,不便于规模化生产。公开号为CN112717902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乙型肝炎病毒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核酸适配子代替抗体作为吸附配基,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是适配子的吸附效率远低于单克隆抗体,不利于临床患者的使用。
可见,现有技术制备的乙型肝炎病毒吸附剂存在制备步骤繁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的问题,而且由于乙肝病人阳性血清成分的复杂性,制备的吸附材料对乙肝病人阳性血清的吸附率不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乙型肝炎病毒和HBsAg免疫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型肝炎病毒和HBsAg免疫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通过在乙肝抗体偶联时加入三乙胺作为催化剂来提高偶联效率,同时加入酸来保护抗体活性,从而提高偶联率,减少单克隆抗体用量,降低成本,也间接提高了免疫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型肝炎病毒和HBsAg免疫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交联琼脂糖微球的醛基化:将交联琼脂糖微球用纯化水洗涤抽干后,与氧化剂溶液混合,振荡反应,反应结束后用纯化水充分洗涤、抽干,得到醛基化交联琼脂糖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瑞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瑞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9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