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分配管和塑料粒子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8522.5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1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K7/14;C08K7/06;F02M5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分配 塑料 粒子 生产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油分配管,包括分配管本体和进油管嘴,分配管本体和进油管嘴的材质为具有导电性能的塑料,该塑料包括60%~80%尼龙66、10%~20%玻璃纤维、10%~20%碳纤维。本申请还提出了另一种燃油分配管,包括分配管本体和进油管嘴,其中分配管本体包括本体内层和本体外层,本体内层和进油管嘴的材质为具有导电性能的塑料。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塑料粒子的生产方法。在塑料燃油分配管中加入了碳纤维,使得本申请所提供的塑料燃油分配管具有导电的能力,同时不影响原有的密封效果,不改变原有注塑模具,具有成本低、重量轻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涉及汽车发动机油轨领域,尤其涉及燃油分配管和塑料粒子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美国最新安全法规标准SAE J1645,汽车燃油系统零件需要升级为具备导电功能,即可以通过将汽油箱及输油管道内表面接地以释放燃油高速流动时在管道内表面积聚的静电荷,从而避免由于静电荷积聚过多而产生电离,引起安全事故。目前燃油分配管(油轨)通常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其中塑料油轨并不具备导电功能,金属油轨虽然具有导电功能,但其成本是塑料油轨的6~8倍左右,生产投入较大,并且重量也远大于塑料油轨。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导电效果并且成本较低的燃油分配管及塑料粒子的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油分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本体和所述进油管嘴的材质为具有导电性能的塑料,所述塑料包括60%~80%尼龙66、10%~20%玻璃纤维、10%~20%碳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包括68%~72%尼龙66、14%~16%玻璃纤维、14%~16%碳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配管本体和所述进油管嘴通过焊接连接并实现导电连通。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燃油分配管,包括分配管本体和进油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本体包括本体内层和本体外层;以及所述本体内层和所述进油管嘴的材质为具有导电性能的塑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包括60%~80%尼龙66、10%~20%玻璃纤维、10%~20%碳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包括68%~72%尼龙66、14%~16%玻璃纤维、14%~16%碳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配管本体和所述进油管嘴通过焊接连接;以及所述本体内层通过部分焊接或挤压接触的方式与所述进油管嘴实现导电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内层的壁厚范围为0.2mm~1m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配管本体的双层结构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外层的材质为不具有导电性能的塑料。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塑料粒子的生产方法,包括:输入60%~80%尼龙66;输入10%~20%玻璃纤维并切断所述玻璃纤维;输入10%~20%碳纤维并切断所述碳纤维;对所述尼龙66、所述玻璃纤维和所述碳纤维进行加热熔化处理并搅拌得到组合材料;将加热熔化后的所述组合材料挤出成条状型并冷却;以及将冷却后的所述组合材料切割成塑料粒子。
本发明的燃油分配管通过在塑料燃油分配管中加入了碳纤维,使得塑料燃油分配管具有导电的能力,同时不影响原有的密封效果,不改变原有注塑模具,具有成本低、重量轻的特点。本发明的塑料粒子的生产方法通过在塑料粒子中加入了碳纤维,使得塑料粒子具有导电的能力,具有成本低、重量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申请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申请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8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