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SMD晶振品控检测专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5363.3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0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石胜雄;黄章伦;肖尧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6;B24B41/00;B24B1/00;B24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李丹萍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smd 晶振品控 检测 专用设备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SMD晶振品控检测专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属于SMD石英晶体振荡器这一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X向移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开盖组件沿着X向移动;所述Y向移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开盖组件以及X向移动装置沿着Y向移动;第一开盖组件包括,打磨材料固定器、Z向连接固定机构、低目磨石、高目磨石、胶带;低目磨石、高目磨石、胶带设置在打磨材料固定器的下方;第二开盖组件,包括:SMD晶振放置治具;第二开盖组件设置在第一开盖组件的下方。采用本申请的一种智能化SMD晶振品控检测专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能够有效的支持SMD晶振品控检测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MD石英晶体振荡器这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SMD晶振品控检测专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SMD(Surface Mounted Devices)石英晶体振荡器,其体积非常小。而为了解决品控检测,就必须要对SMD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上盖进行开盖,以便进行检测。
申请人的在先申请:“202111283134.5一种表面贴片式石英晶体振荡器开盖方法”提出了一种磨盖法,解决了上盖打开的问题。
但是,前述的方法一直依赖于人工操作,而人工操作的一大缺点就是:
1)人工的经验,对于开盖的成功率、良品率有非常大的影响;每个人的成功率、良品率有较大的区别。
2)开盖检验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配备较多的人工在这项工作上。
3)新的人工要进行这项工作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满足成功率、良品率的要求。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大幅提高SMD晶振上盖开盖的成功率、良品率,是石英晶体振荡器生产企业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化SMD晶振品控检测专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化SMD晶振品控检测专用设备,包括:Z向移动装置,X向移动装置,Y向移动装置、第一开盖组件、第二开盖组件、下承载板;
X向、Y向、Z向相互垂直,Z向表示竖直方向,X向、Y向均为水平方向;X向表示打磨方向,Y向表示粗磨-精磨-胶带的方向;
所述Z向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开盖组件上下移动;
所述X向移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开盖组件沿着X向移动;
所述Y向移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开盖组件以及X向移动装置沿着Y向移动;
其中,第一开盖组件包括,打磨材料固定器、Z向连接固定机构、低目磨石、高目磨石、胶带;低目磨石、高目磨石、胶带设置在打磨材料固定器的下方;
第二开盖组件,包括:SMD晶振放置治具;
第二开盖组件设置在第一开盖组件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低目磨石、高目磨石、胶带平行布置在打磨材料固定器的下方,打磨材料固定器在X向的两端设置有L型承接台阶,“低目磨石、高目磨石、胶带”放置于打磨材料固定器的下表面、L型承接台阶之间。
进一步,第二开盖组件还包括:治具固定机构;所述治具固定机构包括:法兰盘以及竖向筒体;所述竖向筒体与SMD晶振放置治具的形状大小适配;
所述SMD晶振放置治具与所述治具固定机构采用可拆卸连接设计:所述治具固定机构501的竖向筒体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SMD晶振放置治具的外表面设置螺纹,所述SMD晶振放置治具与所述治具固定机构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5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