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金属材料间的高强度粘接剂及粘接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4397.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雷;张德华;焦春;张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2 | 分类号: | C09J163/02;C09J11/04;C09J11/06;C09J5/02;C09J5/0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曹一杰 |
地址: | 043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金属材料 强度 粘接剂 工艺 方法 | ||
1.一种不同金属材料间的高强度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按以下原料及质量份数进行调配:
E-51环氧树脂 500±20份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0 ±3份
二乙烯三胺 40 ±5份
651聚酰胺树脂 75±6份
丙酮 50±5份
滑石粉 150±10份
氢氧化铝 100±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金属材料间的高强度粘接剂,其特征在于:粘接剂按以上配方配制,每加一种材料要搅拌均匀,滑石粉和氢氧化铝在使用前要进行烘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同金属材料间的高强度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滑石粉和氢氧化铝的烘干条件为100℃、3小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不同金属材料间的高强度粘接剂,其特征在于:粘接剂的使用期在配制完成2小时内。
5.一种不同金属材料间的高强度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对堆本体抗震比例模型的吊篮筒体和主容器包容壳筒以及配重块的粘接面进行处理;
(2):将吊篮筒体和主容器包容壳筒体水平放置,画好配重块的位置线;
(3):配制粘接剂按照高强度粘接剂的配方配制粘接剂;
(4):粘接 将配重块与筒体粘接在一起,每粘接一道后在室温下等待预固化时间到后,再进行下一道粘接作业;
(5):固化 配重块全部粘接完毕后,将配重块和筒体整体转入烘房,按照树脂的固化升温曲线对产品进行加热固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同金属材料间的高强度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粘接温度对粘接作业和粘接质量影响较大,根据当天作业温度,通过调整稀释剂用量及固化剂用量对树脂配方进行调整,保证树脂能够充分浸润粘接面,保障粘接强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不同金属材料间的高强度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吊篮筒体内部配重块和主容器包容壳筒体外周配重块均采用卧装进行粘接,沿筒体母线粘接,固化后旋转筒体依次进行作业;每一道粘接后在室温下待预固化时间到后,再进行下一道粘接作业,所述每一道是指将配重块沿筒体母线粘接成一列;根据室温和实际预固化情况对预固化时间进行调整,但不少于2h。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不同金属材料间的高强度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固化条件如下:45℃保温2小时,之后升温至55℃保温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不同金属材料间的高强度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吊篮筒体和主容器筒体材料均为铝合金5A06;配重块选用铅块,采用2mm厚钢板外壳包裹铅块;吊篮上的配重共分为9层,每层之间相距8-9mm;根据配重总重量、位置要求、重心要求,配重块共分为A、B两型配重块,A型配重块5层共93块,每块重7.05Kg;B型配重块4层共100块,每块重6.06Kg;
主容器包容壳筒体外周根据有效使用面积,圆周共需粘接10层配重块,配重块分C、D两型配重块,C型配重块3层共78块,每块重2. 3kg,D型配重块7层共182块,每块重5.57kg。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不同金属材料间的高强度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如下:1)中对各零件的待粘表面进行喷砂处理;
2) 用毛刷蘸取180#汽油将粘接面刷洗3遍,并用电吹风吹干;
3) 用毛刷蘸取丙酮将粘接面清洗3遍,并用电吹风吹干;
4) 处理后用干净的白绸布擦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43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