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及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3842.1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1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枝;王万帅;吕钊钦;史春余;穆桂脂;郑文秀;柳洪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23/00 | 分类号: | A01D23/00;A01D33/00;A01D33/06;A01D33/10;A01D33/12;A01D9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尚久恒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薯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及回收方法,包括机架以及自前向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圆盘切刀、挑秧机构、防缠机构和挑秧输送带,所述挑秧机构包括横向轴接在机架上的挑秧轴、固接在挑秧轴上的若干个挑秧杆组以及固接在挑秧轴上的若干个翼型刀组,所述挑秧杆组包括若干个沿挑秧轴周向排布的挑秧杆,所述翼型刀组包括若干个沿挑秧轴周向排布的翼型刀,所述防缠机构包括横向轴接在机架上的防缠轴以及固接在防缠轴上的若干个防缠刀组,所述防缠刀组包括若干个沿防缠轴周向排布的防缠刀,所述挑秧轴的下方向前转动,本发明能够将秧蔓进行切断,并集中回收起来做饲料,既减少了病虫害传播,又提高了甘薯种植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机装备领域,尤其涉及到甘薯秧蔓回收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甘薯收获作业时,通常先将甘薯秧蔓粉碎还田,即采用杀秧机,通过杀秧刀切碎秧蔓,切碎后的秧蔓散落在薯垄上,这种作业方式容易造成病虫害传播。另外,甘薯秧蔓营养极其丰富,非常适合做饲料,秧蔓散落在薯垄不能回收利用,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但目前国内甘薯秧蔓回收的相关机械几乎为零,主要靠人工割秧回收,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了甘薯产业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甘薯秧蔓回收机及回收方法。它能够将秧蔓切断,集中回收起来做饲料,既减少了病虫害传播,又提高了甘薯种植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及回收方法,包括机架以及自前向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圆盘切刀、挑秧机构、防缠机构和挑秧输送带,所述挑秧机构包括横向轴接在机架上的挑秧轴、固接在挑秧轴上的若干个挑秧杆组以及固接在挑秧轴上的若干个翼型刀组,所述挑秧杆组包括若干个沿挑秧轴周向排布的挑秧杆,所述翼型刀组包括若干个沿挑秧轴周向排布的翼型刀,所述防缠机构包括横向轴接在机架上的防缠轴以及固接在防缠轴上的若干个防缠刀组,所述防缠刀组包括若干个沿防缠轴周向排布的防缠刀,所述挑秧轴的下方向前转动,所述防缠轴位于挑秧轴上方且防缠轴与挑秧轴转向相同。
本方案中圆盘切刀把垄沟内秧蔓进行初步切断;挑秧机构中挑秧轴下端向前转动,通过挑秧杆将初步切断的秧蔓向上挑起,并从挑秧轴上方向后抛送,通过翼型刀将秧蔓与根部的连接处进行切断;通过防缠机构中防缠刀与挑秧轴上方的秧蔓反向移动,快速将秧蔓进行切断,在惯性和气流双重作用下秧蔓被抛送到挑秧输送带上,通过挑秧输送带将秧蔓输送到配套的回收机器中,从而实现秧蔓的回收。
作为优化,所述挑秧杆组设置在挑秧轴两端,所述翼型刀组设置在挑秧轴中部,相邻挑秧杆组中的挑秧杆沿周向交错设置,相邻翼型刀组中的翼型刀沿周向交错设置。本方案中挑秧杆组设置在挑秧轴两端,所述翼型刀组设置在挑秧轴中部,从而通过挑秧杆组中的挑秧杆将初步切断的秧蔓两端挑起,翼型刀组设置在中部,对秧蔓中部与根部连接处进行切断,相邻挑秧杆组中的挑秧杆沿周向交错设置,便于对秧蔓进行挑起,相邻翼型刀组中的翼型刀沿周向交错设置,便于通过交错的翼型刀对根部进行切断。
作为优化,靠近挑秧轴端部的挑秧杆为弹性伸缩杆。本方案中靠近挑秧轴端部的挑秧杆为弹性伸缩杆,可适应不同环境时的垄高,防止端部挑秧杆深陷土内而妨碍工作。
作为优化,所述防缠刀组与挑秧杆组沿挑秧轴长度方向交错设置。本方案中防缠刀组与挑秧杆组交错设置,可以对秧蔓进行交错挑起和切断。
作为优化,所述靠近防缠轴端部的防缠刀的长度大于靠近防缠轴中部的防缠刀的长度,相邻防缠刀组中的防缠刀沿周向交错设置。本方案中靠近防缠轴端部的防缠刀的长度较长,从而对端部的秧蔓进行着重切断。
作为优化,所述挑秧输送带包括向后输送的纵向输送带以及向一侧输送的横向输送带,所述纵向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挑秧轴后方,所述纵向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横向输送带进料端的上方。本方案中秧蔓被抛送到纵向输送带上,纵向输送带再将秧蔓输送到横向输送带,最后横向输送带将秧蔓输送到配套的回收机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3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