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静电放错位结构的电机引出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3009.7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2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蔡德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德友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0 | 分类号: | H01B7/40;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7/295;H02K5/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陈亚宾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静电 错位 结构 电机 引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静电放错位结构的电机引出线,设计电机部件技术领域,包括:绝缘外护套,多个铜导体,设于绝缘外护套内。通过支撑机构的使用,可以使多个铜导体稳定的安装在外支架内部,利用外支架与定位架可以强化对引出线内部分线的区分,同时可以对引出线进行防护,避免使用过程中分线之间产生磨损,并且,支撑机构分层设计,层与层之间有空隙,可以自由地进行弯折,不会出现使用不便的情况,通过防静电机构的使用,可以对引出线的内部起到自身防静电保护,避免引出线内部分线之间产生电流紊乱现象,同时,氧化镁粉还有高度耐火绝缘性能,可以保证在出现明火危险时,对引出线进行自我保护,避免二次意外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静电放错位结构的电机引出线。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热能、水能等推动发电机转子来发电,并且将电机的端部与其线路相互连接。
电机的电源引出线系统是电机的一个关键性结构装置,电源引出线系统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引起电机线圈烧坏等事故,传统的电机电源引出线结构中,电机线圈的引线导体与引出线焊接后采用简单的外层绝缘包覆,在日常使用中受电机超负荷强电流的影响,易引起焊接部位异常发热而造成绝缘被破坏从而导致电机烧毁的事故。
市场上的电机引出线功能设计单一,电机引出线内的导体一般设有多根,电机工作时容易产生振动,电机引出线随着电机的振动而容易振动,从而电机引出线内的导体可能错位,同时电机引出线所接触的外界环境复杂,电机引出线可能受到挤压而导致其内部的导体变形,影响电机引出线和电机的正常工作,由于线路复杂,因此不具有防错位性能,极易出现杂乱的情况,同时防静电性能不佳,无法为使用者带去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支撑机构的使用,可以使多个铜导体稳定的安装在外支架内部,利用外支架与定位架可以强化对引出线内部分线的区分,同时可以对引出线进行防护,避免使用过程中分线之间产生磨损,并且,支撑机构分层设计,层与层之间有空隙,可以自由地进行弯折,不会出现使用不便的情况,通过防静电机构的使用,可以对引出线的内部起到自身防静电保护,避免引出线内部分线之间产生电流紊乱现象,同时,氧化镁粉还有高度耐火绝缘性能,可以保证在出现明火危险时,对引出线进行自我保护,避免二次意外发生,一般电机引出线内的导体一般设有多根,电机工作时容易产生振动,电机引出线随着电机的振动而振动,从而电机引出线内的导体可能错位,同时电机引出线所接触的外界环境复杂,电机引出线可能受到挤压而导致其内部的导体变形,通过支撑机构,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防静电放错位结构的电机引出线,包括:
绝缘外护套;
多个铜导体,设于绝缘外护套内;
支撑机构,设于绝缘外护套内,用于引出线的主体支撑,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外支架和多组定位部件,所述外支架安装设置于绝缘外护套内,多组所述定位部件均匀设置于外支架的内部靠近中心处,每组所述定位部件均设置有三个定位架,三个所述定位架均匀分布,多个所述铜导体分别卡接设置于外支架内;以及
防静电机构,设于外支架内,用于引出线的防静电处理,其中,所述防静电机构包括氧化镁粉和多个防静电条,所述氧化镁粉填充设置于外支架的内部,多个所述防静电条等距安装设置于外支架的内部靠近边缘处。
其中,所述连接条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连接条均固定连接于每两个所述定位架之间。
其中,所述牵引条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牵引条均固定连接于每个所述连接条的外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且每个牵引条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外支架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德友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德友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3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化的管道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