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撑开椎间融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0400.1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1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许书富;马信龙;程磊;董骧;甄超;张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300299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开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撑开椎间融合器,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可撑开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框,融合器主体框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撑开体,撑开体上设有多孔结构或凸齿,融合器主体框内左右并列设置有两套撑开结构,两套撑开结构其中一套与撑开体的左侧驱动连接,另一套与撑开体的右侧驱动连接,以通过两套撑开结构分别调节撑开体左侧或右侧撑开高度,至少一套撑开结构包括驱动轴和套设在驱动轴上的推块,推块和撑开体之间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推块和撑开体铰接。本发明的可撑开椎间融合器能够治疗椎间盘侧凸,实现解除压迫,恢复椎节的高度与张力,恢复脊椎生理曲度,保障脊柱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撑开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腰椎椎间融合术能有效的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等特征,它可以融合上下椎体,维持椎间隙高度,减轻神经根压力,维持脊柱稳定。其临床效果满意,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
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和理论研究的进步,逐渐发现常规融合器尚存在一定不足,如椎间植入物的自稳性能较差,椎体融合术后腰椎生理前凸恢复不理想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是采用一种可撑开形式的椎间融合器,现有市面上的可撑开椎间融合器虽然可以有效的保证椎间隙高度,减轻由椎体带来压迫的病症,但基本都为前后侧撑开,在治疗椎间盘侧凸等病症时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治疗椎间盘侧凸的可撑开椎间融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撑开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框,所述融合器主体框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撑开体,所述撑开体上设有多孔结构或凸齿,其中:
所述融合器主体框内左右并列设置有两套撑开结构,两套撑开结构其中一套与所述撑开体的左侧驱动连接,另一套与所述撑开体的右侧驱动连接,以通过两套撑开结构分别调节所述撑开体左侧或右侧撑开高度,所述撑开结构中至少一套撑开结构包括驱动轴和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由所述驱动轴驱动连接可沿所述融合器主体框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推块,所述推块和所述撑开体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块和撑开体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撑开体和所述连杆之间、所述推块和所述连杆之间两者其中至少有一个为多自由度铰接结构,所述多自由度铰接结构使得连杆相对融合器主体框在竖向方向前后摆动、撑开体相对推块在竖向方向左右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撑开体和所述连杆之间为多自由度铰接结构,所述多自由度铰接结构使连杆相对撑开体在竖向方向前后摆动、以及使撑开体相对连杆在竖向方向左右摆动;
或者,所述推块和所述连杆之间为多自由度铰接结构,所述多自由度铰接结构使连杆相对推块在竖向方向前后摆动、以及使连杆相对推块在竖向方向左右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撑开体的侧面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装配有铰接块,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铰接块铰接,以使撑开体与连杆之间形成所述多自由度铰接结构;
或者,所述撑开体的侧面转动装配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设有铰接块,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铰接块铰接,以使撑开体与连杆之间形成所述多自由度铰接结构;
或者,所述连杆的上端和所述撑开体的侧面球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撑开体的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铰接块位于所述凹槽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津医院,未经天津市天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04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岩岩石物理参数分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房建施工卸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