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式卷扬启闭机中备用开度编码器的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3054.4 | 申请日: | 202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钱力;卢彬;任刚;高磊;胡立昂;郭旭东;赵雪鹏;张苗苗;昌杰朋;高权;金陆超;焦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河北张河湾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36 | 分类号: | E02B7/36;G01D11/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孟树勋 |
地址: | 1007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卷扬 启闭 备用 编码器 安装 结构 | ||
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中备用开度编码器的安装结构,具有卷筒轴、轴承座、机身、固定板、传动轴、防尘板、内卡簧、备用开度编码器、联轴器、支架。卷筒轴的一端连接主开度编码器的输入轴,卷筒轴的另一端即未与主开度编码器的输入轴相连接的非连接端连接有备用开度编码器,固定板固定于卷筒轴的非连接端的端头上,轴承座的端盖具有安装孔,由防尘板封堵,传动轴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从防尘板的中心孔伸出而形成传动轴伸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备用开度编码器的输入轴相连接。本发明使启闭机具有互为备用、无扰动切换的两路开度信号,降低了因开度编码器故障导致的机组事故停机或备用机组无法启动的风险,提升了启闭机控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特别涉及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中备用开度编码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水电站的上、下库进出水口闸门,如使用固定式卷扬启闭机,用于启闭机控制的开度信号由开度编码器进行测量和输入。目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一般情况下仅设置一套开度编码传感器,如果开度编码器发生故障,不仅影响自身闸门的运行,也会影响到闸门对应流道的水电机组的运行与备用状态。
相关专利文献:CN209014015U公开了一种主令限位闸位传感装置,所述主令限位闸位传感装置包括:基座;限位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方,所述限位器下方固定安装有转轴;开度编码器,所述开度编码器安装于转轴的第一端,所述转轴第一端安装有齿轮,所述开度编码器的输入轴固定安装于齿轮中心位置;启闭机连接轴,所述启闭机连接轴安装于转轴的第二端,所述转轴第二端固定安装有法兰盘组件,所述启闭机连接轴固定安装于所述法兰盘组件上。CN206667195U公开了一种水电站远程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工控机、穿退销传感器、下降就位传感器、行程限位器、闸门开度编码器、荷重传感器、闸门开度荷重采样仪、液压启闭机以及液压销轴装置;所述闸门开度编码器、荷重传感器均分别与所述闸门开度荷重采样仪连接,所述穿退销传感器、下降就位传感器、行程限位器、闸门开度荷重采样仪、液压启闭机以及液压销轴装置均分别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以上这些技术对于如何使启闭机具有互为备用、可以无扰动切换的两路开度信号,从而大大降低因开度编码器故障导致的机组事故停机或备用机组无法启动的风险,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中备用开度编码器的安装结构,使启闭机具有互为备用、可以无扰动切换的两路开度信号,从而大大降低因开度编码器故障导致的机组事故停机或备用机组无法启动的风险,提升启闭机控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中备用开度编码器的安装结构,具有卷筒轴、支撑卷筒轴的(两个)轴承座、支撑(两个)轴承座的机身,卷筒轴的一端连接主开度编码器的输入轴,其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固定式卷扬启闭机中备用开度编码器的安装结构还具有固定板、传动轴、防尘板(防尘板也称作防尘盖)、内卡簧(内卡簧即孔用挡圈)、备用开度编码器(开度传感器)、联轴器、将备用开度编码器的底座限位支撑的支架,卷筒轴的另一端即卷筒轴的未与主开度编码器的输入轴相连接的非连接端通过固定板、传动轴、联轴器连接有备用开度编码器,固定板固定于卷筒轴的未与主开度编码器的输入轴相连接的非连接端的端头上,轴承座的端盖具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由防尘板封堵,防尘板的内侧由上述端盖上的所述安装孔的变截面部位限位,防尘板的外侧由内卡簧限位,内卡簧设于上述端盖上的所述安装孔的凹槽中(内槽中),传动轴呈水平设置,传动轴与卷筒轴同轴线(同心)且传动轴的一端与固定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从防尘板的中心孔伸出而形成传动轴伸出端,该传动轴伸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备用开度编码器的输入轴相连接,支架固定于机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河北张河湾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河北张河湾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3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