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烷或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9182.1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3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红;于洋;张庭兰;陈军伟;李啸风;袁金桃;胡瑞君;方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02 | 分类号: | C07D209/02;C07D40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氮杂双环 3.1 己烷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1.一种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烷或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环化反应的步骤,在有机膦化合物的存在下,将异戊烯醛与通式(1)所示的卤代乙酸酯进行环化反应以得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
胺化处理的步骤,以将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中的醛基转化为包含氨基的基团而得到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
内酰胺化反应的步骤,以将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转化为通式(4)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
所述X表示卤素原子;
所述R选自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支链或脂环结构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6~40的芳基;
R0表示氢或氰基,
所述环化反应的步骤中,所述有机膦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P)的结构:
其中,
所述R1和R2相同或不同,相互独立的选自以下所定义的结构:
n表示0~3的整数,并且两个n不同时为0,
Q表示直接键、硫原子或氧原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化反应的步骤中,所述有机膦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P’)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化反应的步骤中,所述有机膦化合物用量为所述异戊烯醛用量的1~10摩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0为氢原子,并且所述胺化处理的步骤包括:
在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经过一步氢化-胺化反应而进行;或者经过氢化反应以及胺化反应两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内酰胺化反应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羰基还原的步骤。
6.一种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烷或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7.一种药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化合物包括丙肝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化合物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91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