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雾灯饰条生产用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08938.0 | 申请日: | 2021-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2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伟世达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73;B29C45/26;B29L31/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王丹 |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雾灯 生产 注塑 模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雾灯饰条生产用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其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下方连接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下模座固定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开设于底座板内部两侧的侧腔体,所述侧腔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底端连接有衔接筒,所述衔接筒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侧配合连接有内螺槽筒,所述内螺槽筒的底端连接有夹持板。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夹持结构,调节夹持板的升降,使其夹持固定不同大小的安装模板,降低了下模具与注塑机之间的适配性,安装固定更为灵活,提高注塑模具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后雾灯饰条生产用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在雾、雪和大雨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或者在烟尘弥漫的环境中行驶时,为了照亮前方道路,保障行车安全而必须采用前雾灯照明。按安装位置分,可以分为汽车前雾灯和汽车后雾灯;为抑制照射光因漂浮在空气中的水、灰尘的微粒造成的漫反射导致视野不清的光膜现象,最重要的是遮断上下方向的可见光。另外,为扩大水平方向的扩散角,需要均匀的配光。灯光的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
大多汽车的雾灯装配有雾灯装饰条,其具有一定的美观、倒流和减小风阻的作用。
市面上的汽车后雾灯饰条生产用注塑模具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注塑模具在使用时大多采用螺栓的方式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较为单一,且不便于灵活调整固定效果,二者连接需要配套使用;2、冷却组件的导管大多通过插合的方式与注塑模具进行连接,连接效果较差,长时间使用容易脱落,同时密封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雾灯饰条生产用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雾灯饰条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下方连接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下模座固定的夹持结构;
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开设于底座板内部两侧的侧腔体,所述侧腔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底端连接有衔接筒,所述衔接筒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侧配合连接有内螺槽筒,所述内螺槽筒的底端连接有夹持板。
优选的,所述底座板的底端两侧开设有用于夹持板卡合的底槽,且所述底槽与夹持板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衔接杆的一侧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啮合轮,所述第一啮合轮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啮合轮,所述第二啮合轮的底端与螺纹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螺槽筒的形状为矩形,用于限制夹持板的线性移动。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的一侧设置有多组与冷却组件连接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方连接有衔接座,所述衔接座的两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一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连接有卡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底端两侧设置有与插槽相互配合的齿条。
优选的,所述配合槽的数量为四个,且所述配合槽为圆周分布。
优选的,所述卡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板,所述衔接座的两侧开设有用于支板卡合的配合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与衔接座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冷却组件插合的管孔,所述管孔的内壁连接有内垫圈,所述管孔的形状为半圆形。
一种汽车后雾灯饰条生产用注塑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拉拽位于底座板底端的夹持板,将其从底座板的底槽内部滑动拉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伟世达车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伟世达车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8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