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水下爆炸高速破片的防护液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8339.9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2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明付仁;张阿漫;刘畅;王诗平;刘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5/08 | 分类号: | B63B25/08;B63B3/5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李恩庆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爆炸 高速 破片 防护 结构 | ||
一种抗水下爆炸高速破片的防护液舱结构,属于舰船结构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防护液舱的防护性能差的问题。防护液舱内填充有吸收液体,且布置有若干内隔板及若干加强筋,内隔板及每个加强筋均沿船长方向布置,若干内隔板由上到下依次布置,若干加强筋与若干内隔板交错布置,每个内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液舱外板和液舱内板固接,每个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横舱壁固接。在沿着船长方向设置多组加强筋和内隔板,不仅能够改变爆轰产物与破片的运动轨迹,使其发生偏转,同时能够反射破片侵彻液舱时产生的激波,以此降低破片对后续侵彻液舱内板及防御纵壁时产生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水下爆炸高速破片的防护液舱结构,属于舰船结构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海战中,大型水面舰船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舰船执行任务期间,会受到鱼雷、深水炸弹等敌方水下武器攻击,其动力核心舱、燃油舱部位被水下武器命中会对抗沉性造成威胁。发生接触爆炸情况下,舰船所受爆炸攻击处产生破口,部分舱室进水,若爆轰威力过大,且舷侧防护结构强度不能满足防护要求,则会导致大量舱室进水,进而引起舰船沉没。各个国家对于舰船的抗爆能力和如何提升舰船生命力及战斗续航问题一直都是保持重视的态度。水下武器攻击水面舰船,攻击点往往选择舰船舷侧或舭部。通过在舰船舷侧位置处布置多层隔舱防护结构,当舷侧结构发生大变形甚至破损毁伤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其抗沉性不衰减,可以提升舰船的生命力和战斗续航力。
水下武器打击舰船过程种,战斗部爆炸产生爆轰产物和冲击波,近场结构会因破坏产生高速破片,这些破片向舰船内部飞散并侵彻防护结构,对内部的燃油舱、核心动力舱造成威胁,直接影响舰船的抗沉性和生命力。随着现代水中武器的不断深入研究,其爆炸冲击威力也逐渐加强,将会产生能量更大、速度更快的爆轰产物和破片,对防护舱壁的防护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舰船舷侧防护舱结构多采用“空-液-空”的舱段分布形式。多舱防护结构中能够抵御高速破片侵彻的核心结构在于防护液舱。
防护液舱由液舱外板和液舱内板及中间的吸收液体组成,液舱外板结构主要通过塑性大变形吸收爆炸释放的能量。液舱中水介质主要吸收舷侧外板和液舱外板在接触爆炸作用下产生的高速破片,液舱是防护高速破片的主要载体。但是,由于液舱空间比较有限,对爆炸能量的吸收和破片能量耗散程度受限,单独液舱的防护效能并不理想,因此提升液舱结构的防护效能对于提升舰船生命力和抗沉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抗水下爆炸高速破片的防护液舱结构。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
一种抗水下爆炸高速破片的防护液舱结构,它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液舱外板及液舱内板,液舱内板、液舱外板与板间空腔共同组成防护液舱,且空腔内填充吸收液体。防护液舱内还布置有若干内隔板及若干加强筋,且每个内隔板及每个加强筋均沿船长方向布置,若干内隔板由上到下依次布置,若干加强筋与若干内隔板交错布置,每个内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液舱外板和液舱内板固接,每个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横舱壁固接。
进一步地,加强筋的断面形状为三角形。
进一步地,加强筋表面涂装有防水层。
进一步地,加强筋与横舱壁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进一步地,若干加强筋分为多组布置,且每相邻两组加强筋之间布置一个内隔板。
进一步地,每组加强筋中加强筋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由上到下依次错位布置。
进一步地,错位布置的加强筋中,靠近液舱外板的加强筋为第一加强筋,靠近液舱内板的加强筋为第二加强筋,其中第一加强筋的三角形平面侧与液舱外板正对设置,第二加强筋的三角形尖部与液舱外板正对设置。
进一步地,液舱外板包括两层钢板及夹设在两层钢板之间的凯夫拉材料层。
进一步地,内隔板为多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8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