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离聚物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7040.1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8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谢光有;朱磊锋;姚敏翾;孔禹;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004 | 分类号: | H01M8/1004;H01M4/8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磊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电极 离聚物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离聚物预处理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离聚物分散液1份置于烧杯中,称取纯水10份和醇类溶剂2‑4份加入离聚物分散液并搅拌混合均匀,所述醇类溶剂为2‑3个碳的醇溶剂;S2.将预混后的离聚物分散液置于密闭式高速剪切机中,开启冷却系统,进行剪切,即完成离聚物的预处理;S3.然后将预处理的离聚物与催化剂、水、醇类溶剂进行混合,再将该浆料采用超声波进行分散处理,即制得所需的催化剂浆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离聚物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膜电极的催化层是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核心场所,也是决定膜电极功率密度的关键区域。催化层是由铂系催化剂和质子导体离聚物共同构建,且呈微纳米尺度的微孔结构。在催化层中,只有当催化剂铂粒子和离聚物相接触,且共同暴露在氢气和氧气分子能够扩散的位置如孔表面,形成气-液-固三相反应界面,才能使氢-氧电化学反应高效开展。
离聚物在膜电极催化层中的核心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传导质子;(2)稳定催化剂的分散状态;(3)构建微孔结构的骨架。因此,离聚物的形态结构是影响催化层性能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应使团聚状态的离聚物尽可能分散开,使其和分散的催化剂有效接触,同时其高分子链应相互搭接,呈网络结构,发挥骨架支撑作用。
常规膜电极制备所采用的一般是离聚物的分散液,即离聚物以纳米-微米级的团聚体分散在水或水-醇溶剂中,且团聚体的尺度受溶剂体系和离聚物浓度的影响。制备时,通常是将离聚物分散液直接和催化剂混合在一定的溶剂中,通过超声波或者球磨等方法进行整体分散,进而得到催化剂浆料。超声波可以有效的分散纳米催化剂,但对长径比较大且成聚集状态的离聚物分散效果不佳,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形态调控;球磨的剪切作用较强,对离聚物的形态调控作用明显,但该分散手段效率低,耗时长,且球磨的强剪切对催化剂有一定的损伤。
由此可见,上述方法均存在明显缺陷,无法高效的对离聚物进行分散和形态调控,影响离聚物和催化剂的两相分布,进而不利于催化层高活性反应界面的构建和强度,最终影响膜电极的性能和寿命,这也是膜电极浆料制备中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离聚物预处理方法,解决现有设计规范中无法高效的对离聚物进行分散和形态调控,影响离聚物和催化剂的两相分布,进而不利于催化层高活性反应界面的构建和强度,最终影响膜电极的性能和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离聚物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离聚物分散液1份置于烧杯中,称取纯水10份和醇类溶剂2-4份加入离聚物分散液并搅拌混合均匀,所述醇类溶剂为2-3个碳的醇溶剂;
S2.将预混后的离聚物分散液置于密闭式高速剪切机中,开启冷却系统,进行剪切,即完成离聚物的预处理;
S3.然后将预处理的离聚物与催化剂、水、醇类溶剂进行混合,再将该浆料采用超声波进行分散处理,即制得所需的催化剂浆料。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醇类溶剂为乙醇或正丙醇。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加入乙醇2份。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冷却系统维持浆料温度25℃,剪切线速度20-30m/s,剪切作用时间2-8min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冷却系统维持浆料温度25℃,剪切线速度20m/s,剪切作用时间2min。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冷却系统维持浆料温度25℃,剪切线速度20m/s,剪切作用时间5min。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冷却系统维持浆料温度25℃,剪切线速度30m/s,剪切作用时间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7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