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组气密性测试部装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6424.1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作斌;赖秋凤;张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吴学林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气密性 测试 | ||
本发明提供了电池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电池模组气密性测试部装,包括:一个框架;至少两个滚筒流水线,并排设于所述框架内部,与地面水平,且传输方向相同;至少两个防胀机构,设于所述框架内部的顶端,且分别位于一所述滚筒流水线的正上方;至少四个对插机构,设于所述框架内部的顶端,分别位于一所述防胀机构的两侧;至少两个气密性测试仪,设于所述框架内部;至少四个气密性插头,分别设于一所述对插机构上,并与所述气密性测试仪连通;一个工控机,分别与所述滚筒流水线、防胀机构、对插机构以及气密性测试仪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电池模组气密性测试的质量、安全性以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电池模组气密性测试部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兴起和发展,锂电池作为绿色高能化学电源,具有高能量、高功率、低成本等优点,在新能源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进行放热,为了保障锂电池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设置水冷板对锂电池进行降温,水冷板和两侧的侧板铆接成U型框,U型框和安装于内部的锂电池组合成电池模组。
为了保障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性,出厂前需要对电池模组中的水冷板进行气密性测试。针对电池模组的气密性测试,传统上存在手动测试和半自动测试两种方法,但是存在如下缺点:1、手动测试,不仅测试速度慢,且手动插拔气密性插头,不好判断是否到位;2、半自动测试操作起来复杂繁琐,容易误操作产生危险;3、一次仅能对一个电池模组进行测试,效率低下。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气密性测试部装,实现提升电池模组气密性测试的质量、安全性以及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气密性测试部装,实现提升电池模组气密性测试的质量、安全性以及效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模组气密性测试部装,包括:
一个框架;
至少两个滚筒流水线,并排设于所述框架内部,与地面水平,且传输方向相同;
至少两个防胀机构,设于所述框架内部的顶端,且分别位于一所述滚筒流水线的正上方;
至少四个对插机构,设于所述框架内部的顶端,分别位于一所述防胀机构的两侧;
至少两个气密性测试仪,设于所述框架内部;
至少四个气密性插头,分别设于一所述对插机构上,并与所述气密性测试仪连通;
一个工控机,分别与所述滚筒流水线、防胀机构、对插机构以及气密性测试仪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流水线包括:
一个U型支座,设于所述框架内部;
若干个滚筒,并排设于所述U型支座内部;
一个电机,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传动组件,一端各与所述滚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两个定位气缸,分别设于所述U型支座内部的两端,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两个定位销,分别与一所述定位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流水线还包括:
若干根防护杆,垂直设于所述U型支座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防胀机构包括:
一个固定架,固设于所述框架内部的顶端,且位于所述滚筒流水线的正上方;
两个伸缩气缸,均固设于所述固定架的下端,且处于同一高度,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6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