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丝跨瓣器及介入器械的引导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5630.0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1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唐熠达;尹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钱江医工交叉创新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A61F2/96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7 | 代理人: | 刘静静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丝跨瓣器 介入 器械 引导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导丝跨瓣器,包括导管以及多根支撑丝,所述导管具有相对的远端和近端,所述导管内带有多个副通道以及用于供导丝穿设的主通道,各副通道的侧壁在临近导管的远端位置带有开放区;各支撑丝穿设于对应的副通道内,并由导管的近端延伸固定至导管的远端,各支撑丝在导管的远端位置具有:处在副通道内的收纳状态;以及经由开放区延伸出副通道的展开状态,展开状态下,各支撑丝沿主通道径向向外扩张为三维结构。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导丝跨瓣器与周边组织之间至少有三处支撑点,以确保主通道的远端开口处于或临近周边组织的几何中心处,导丝能够藉由主通道到达主动脉瓣膜处时,能够便于导丝穿过主动脉瓣。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丝跨瓣器及介入器械的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介入手术对人体造成的创伤小,侵害性少,是现如今常用的医疗技术,通常需要专门的输送系统将诊疗器械、植入器械等输送至病变部位进行相应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操作。
一般输送系统主要包括鞘管、位于鞘管内的鞘芯,鞘管和鞘芯两者的近端延伸至操作手柄。以介入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为例,手术时预先经股动脉穿入较细的导丝,导丝的前端经主动脉瓣后进入左心室,之后将送装载有主动脉瓣膜的鞘管沿导丝送入,直至到达主动脉瓣处,再后撤鞘管释放支架。
主动脉瓣在钙化或病变时,主动脉瓣的内径会缩小,在手术中导丝跨过较为狭窄的主动脉瓣时有一定的操作困难,可能会影响手术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导丝跨瓣器,包括:
导管,所述导管具有相对的远端和近端,所述导管内带有多个副通道以及用于供导丝穿设的主通道,各副通道的侧壁在临近导管的远端位置带有开放区;
多根支撑丝,各支撑丝穿设于对应的副通道内,并由导管的近端延伸固定至导管的远端,各支撑丝在导管的远端位置具有:
处在副通道内的收纳状态;
以及经由开放区延伸出副通道的展开状态,展开状态下,各支撑丝沿主通道径向向外扩张为三维结构。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导管为多腔管,所述多腔管的各腔分别与各通道相对应。
可选的,各副通道绕主通道的周向间隔布置。
可选的,沿导管的径向,各开放区均位于所述导管的外侧壁、并沿导管的周向布置;
所述开放区所在副通道对应的圆心角为大于120度。
可选的,沿导管的轴向,所述开放区的长度为4mm-10mm;
所述支撑丝采用熔融、焊接、胶粘或紧固件的方式与所述导管远端的固定。
可选的,各支撑丝在导管的远端带有预定型段,该预定型段在展开状态下自膨成所述三维结构。
可选的,展开状态下,各支撑丝弯曲的辐射分布以形成三维的网笼结构,并限定所述网笼结构的外轮廓;
所述支撑丝的数量为3~8根。
可选的,展开状态下,在网笼结构的周向上,各支撑丝等距分布。
可选的,展开状态下,网笼结构的外轮廓大致为旋转体,各支撑丝对应所述旋转体的母线;
所述母线为光滑的曲线。
可选的,所述导丝跨瓣器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导管的近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钱江医工交叉创新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钱江医工交叉创新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5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线缆加工用的高效断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