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驱动后桥电机安装支架旋转式无痕弯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5127.5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2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胡义华;李奇;欧长高;邓捷广;曹友兵;吴紫光;龙娟;章来;辛晨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7/06;B21D45/02;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熊婷 |
地址: | 344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驱动 后桥 电机 安装 支架 旋转 式无痕 弯曲 模具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驱动后桥电机安装支架旋转式无痕弯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该模具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上模结构包括上模板、导套、上固定板和弯曲上模;下模结构包括导柱、第一旋转弯曲下模、定位销、下固定板、弯曲下模靠板、弯曲下模托板、第二旋转弯曲下模、下垫板、下模板、顶杆、转轴导向板、转轴和转轴压板。该模具将传统的三道工序(即预弯曲、整形弯曲、人工打磨)优化为一道工序,生产效率提高了3.2倍,并节约了一套工序的模具开发成本,模具的下模采用可旋转式结构,并增加弯曲下模靠板和弯曲下模托板等结构,使模具寿命提高了1.5倍,而采用旋转式无痕弯曲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即产品弯曲无压痕),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模具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电驱动后桥电机安装支架旋转式无痕弯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电驱动后桥为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及相应的反作用力矩,主要包括驱动桥体、驱动电机及固定在驱动桥体上的减速器,而电机安装支架是用来将驱动电机固定在驱动桥体上,并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竖向壳体内的输入齿轮传动连接, 它直接影响驱动电机连接强度和汽车行驶中的可靠性、舒适性等,因此电机安装支架弯曲后垂直度、平面度和强度均要求较高,特别是强度,所以产品要求弯曲后不能有裂痕和压痕来影响强度。
根据冲压弯曲工艺性要求,板厚≤6.0mm时,最小弯曲半径一般为1t,板厚6.0mm时,最小弯曲半径一般为1.25t~1.5t(t为板材厚度),而此电机安装支架弯曲半径小于板材所要求的最小弯曲半径,即小于1.25倍的板材厚度(产品弯曲半径为R5,而工件板厚为8.0mm,材料为B510L);
例如,申请号为201910450091.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弯曲压凸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杠杆组件。其中,上模组件包括弯曲凸模,弯曲凸模上设置有压凸凹槽。下模组件包括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两个第一模仁对称设置在第二模仁的两侧,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能够拼接形成弯曲凹模,第二模仁上设置有与压凸凹槽配合的压凸凸起。杠杆组件包括杠杆,杠杆的一端能够与上模组件连接,另一端与两个第一模仁连接。
通过以上相关技术可以看出,弯曲压凸模具进行产品加工时,模具只能先用大圆弧进行预弯曲,然后再用小圆弧进行整形弯曲,但由于产品要经过二次弯曲,因此弯曲压痕也很难避免,从而影响产品强度,产品质量就存在风险,所以要增加一道人工打磨两侧端裂痕和弯曲压痕。
本发明正是基于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存在的可优化性考虑,设计旋转式无痕弯曲模具,将三道工序(即预弯曲、整形弯曲和人工打磨)优化为一道工序,而且产品弯曲后无压痕,这样通过设计一种能满足生产汽车电驱动后桥电机安装支架旋转式无痕弯曲模具,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汽车电驱动后桥电机安装支架旋转式无痕弯曲模具,通过将弯曲下模设计可旋转式,并增加弯曲下模靠板和弯曲下模托板等结构来提高模具寿命和产品质量。该旋转式无痕弯曲模具安装在液压机上对电机安装支架进行弯曲工序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汽车电驱动后桥电机安装支架旋转式无痕弯曲模具的加工工艺,以替代传统的经三道工序(即预弯曲工序、整形弯曲工序和人工打磨工序)的工艺,特别是采用旋转式弯曲时,产品弯曲后无压痕的工艺。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电驱动后桥电机安装支架旋转式无痕弯曲模具,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上模结构包括上模板、导套、上固定板和弯曲上模;
下模结构包括导柱、第一旋转弯曲下模、定位销、下固定板、弯曲下模靠板、弯曲下模托板、第二旋转弯曲下模、下垫板、下模板、顶杆、转轴导向板、转轴和转轴压板;
所述弯曲上模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固定板的固定凹槽中,并从弯曲上模的上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固定板连接,导套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模板两边的导套孔中,上模板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上固定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51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通信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脉冲序列生成方法、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