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心泵内部降噪结构及离心泵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1868.6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2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马灿;林原胜;柯志武;柯汉兵;张克龙;戴春辉;李少丹;肖颀;苟金澜;李邦明;劳星胜;柳勇;赵振兴;代路;曹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42;F04D29/44;F04D2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沈军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泵 内部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泵内部降噪结构及离心泵,所述离心泵内部降噪结构包括通液孔、连接通道及空腔;通液孔设于离心泵的壳体的内壁面;连接通道、空腔分别设于壳体的壳壁内;连接通道的一端与通液孔连通,另一端与空腔连通;在离心泵内流场的脉动作用下,空腔内的流体按照预设频率进行压缩与膨胀,预设频率是由通液孔的孔径、连接通道的长度及空腔的体积当中的至少一者确定的。本发明基于空腔内流体周期性地压缩与膨胀,可将特定频率的流体的脉动能量耗散,达到降低特定频率的流动噪声和流体脉动的效果,实现在不改变离心泵原有通流设计的情况下,对离心泵运行时产生的特定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泵内部降噪结构及离心泵。
背景技术
离心泵(centrifugal pump)是指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离心泵作为一种能源动力领域的动力机械,在火力发电、船舶动力等行业,广泛用于流体增压。由于离心泵内部的水流速度较高,且叶轮的转动造成流场产生周期性脉动,形成明显的流动噪声,这一流场脉动也会对离心泵的结构部件产生激励,进而增加离心泵的振动噪声,造成离心泵所在厂房或船舶舱室的工作环境恶劣。
相关技术中,通过优化离心泵的设计,来提高离心泵的通流效率,在尽可能稳定流场的情况下,降低流动噪声及流体脉动引起的振动噪声。但是,由于离心泵的水力效率的提升存在上限,该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减弱流场脉动幅度,降噪的作用十分有限,且离心泵内部存在由叶轮和扩压器相对运动产生的特定频率的流场脉动,该方法并不能针对特定频率的噪声峰值进行处理,以进一步降低离心泵的流动噪声及流体脉动引起的振动噪声,尤其是对特定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泵内部降噪结构及离心泵,用以解决或改善现有当前在不改变离心泵原有通流设计的情况下,难以对离心泵运行时产生的特定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泵内部降噪结构,包括:通液孔、连接通道及空腔;所述通液孔设于所述离心泵的壳体的内壁面;所述连接通道、所述空腔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壳壁内;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通液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在所述离心泵内流场的脉动作用下,所述空腔内的流体按照预设频率进行压缩与膨胀,所述预设频率是由所述通液孔的孔径、所述连接通道的长度及所述空腔的体积当中的至少一者确定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内部降噪结构,所述通液孔、所述连接通道及所述空腔分别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液孔与多个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所述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空腔一一对应地连通,或者,多个所述空腔当中的任一者与多个所述连接通道的另一端当中的多者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内部降噪结构,所述通液孔与所述连接通道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空腔设有一个;多个所述通液孔与多个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所述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空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内部降噪结构,多个所述通液孔当中至少两者的孔径不相同;和/或,所述通液孔的孔径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径相同;和/或,多个所述连接通道当中至少两者的长度不相同。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内部降噪结构,所述壳体包括泵送壳、扩压器及蜗壳;所述泵送壳、所述扩压器及所述蜗壳沿所述离心泵的径向从内往外依次连通;所述泵送壳对应的腔体内用于安装叶轮组件;所述通液孔设于所述扩压器的内壁面,所述连接通道、所述空腔分别设于所述扩压器的壳壁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心泵内部降噪结构,所述扩压器包括第一壳壁与第二壳壁;所述第一壳壁与所述第二壳壁沿所述离心泵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壳壁与所述第二壳壁分别沿所述离心泵的周向延伸呈圆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1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