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酮不溶物实验检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9835.2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4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金栋;汤建方;李晶淼;郭琳媛;魏富道;蒋丽娜;王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7 | 代理人: | 菅秀君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酮 不溶物 实验 检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酮不溶物实验检验方法,包括将表面皿恒重后,记录其质量;将过滤膜置于恒重后的表面皿上进行称取并记录质量,作为初始质量m1;用镊子将已称重的过滤膜放置于过滤器上,并用弹簧夹夹稳;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样品,将样品倒入烧杯中,再加入一定量的丙酮,进行搅拌充分溶液后,得到样品溶液;将得到的样品溶液进行抽滤;通过完全抽滤后,将过滤膜移至表面皿中,在烘箱中烘干一定时间,再在干燥器中冷却;将冷却后的表面皿及过滤膜进行称取并记录其重量;通过上述所得的数据即可计算得到丙酮不溶物含量,弥补了丙酮不溶物测定方法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热载体测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丙酮不溶物实验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热载体是作为传热介质使用的有机物质的统称.有机热载体包括被称为热传导液、导热油、有机传热介质、热媒等用于间接传热目的的所有有机介质,根据化学组成可分类为合成型有机热载体和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根据沸程可分类为氯相有机热载体和液相有机热载体;有机热载体丙酮不溶物主要为长时间加热使用后焦化产物或聚合胶质,采用丙酮即可将其分离;其他在用润滑油不溶物并不涉及加热焦化及聚合胶质,大多为机械磨损产生的细小颗粒;
目前对于有机热载体行业,尚无丙酮不溶物测定方法,且现有的技术中用润滑油对不溶物的测定采用甲苯及正戊烷,两种试剂污染较大。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丙酮不溶物实验检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表面皿恒重后,记录其质量;
(2)将过滤膜置于恒重后的表面皿上进行称取并记录质量,作为初始质量;
(3)用镊子将已称重的过滤膜放置于过滤器上,并用弹簧夹夹稳;
(4)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样品,将样品倒入烧杯中,再加入一定量的丙酮,进行搅拌充分溶液后,得到样品溶液;
(5)将所述步骤(4)中所得到的样品溶液进行抽滤;
(6)通过步骤(5)完全抽滤后,将过滤膜移至表面皿中,在烘箱中烘干一定时间,再在干燥器中冷却;
(7)将步骤(6)中冷却后的表面皿及过滤膜进行称取并记录其重量;
(8)通过上述所得的数据即可计算得到丙酮不溶物含量,所述计算公式为:
式中:m1—滤膜和恒重后的表面皿质量,单位g;
m2—抽滤后烘干后,膜和表面皿重量,单位g;
V—量取的样品体积,单位mL。
优选的,所述恒重及称量所采用的均为精度为0.1mg的分析天平。
优选的,所述过滤膜采用有机滤膜。
优选的,所述抽滤采用真空抽滤泵及过滤支架进行抽滤,所述过滤支架包括玻璃漏斗,底座和弹簧夹。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将样品倒入烧杯后,再取与样品同体积的丙酮进行冲洗,所述取丙酮进行冲洗的次数为2-6次。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抽滤后,再量取丙酮用滴管冲洗过滤内壁,抽真空使剩余的液体通过滤膜。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酮不溶物实验检验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弥补了丙酮不溶物测定方法的空白,操作简单,且丙酮用量可根据样品情况调整,相对污染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9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