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三尖杉碱中间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9183.2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刘建银;范玉雪;刘天福;丁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87/10 | 分类号: | C07D487/10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三尖杉碱 中间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三尖杉碱中间体的方法。本发明是以廉价易得的Boc酰胺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氮烷基化、Stevens重排、亲核取代、烯烃复分解、还原、付克烷基化6步反应合成了用于制备三尖杉碱的中间体。作为该中间体的一条全新合成路线,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材料廉价易得,而且具有较高的反应收率,经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制备中间体的总收率可达到40%,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原料经济性好,后处理工艺容易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药物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合成三尖杉碱中间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尖杉碱(Cephalotaxine,I)是首次从日本粗榧和三尖杉的枝叶中分离得到一种结晶性生物碱。三尖杉碱是已发现的多种抗肿瘤活性三尖杉酯碱的母核结构。在各种三尖杉酯碱中,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 II)因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而受到重视。1978年,我国正式将其纳入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及白血病等疾病。2012年,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高三尖杉酯碱用于治疗慢性粒白血病(CML)适应症。三尖杉碱及高三尖杉酯碱的结构如下:
可以看到,在三尖杉碱分子的结构中,含有一个手性1-氮杂螺[4.4]壬烷的结构单元同时,1-氮杂螺[4.4]壬烷在很多的天然活性生物碱的结构中也都有存在。1972年,Dolby小组完成了三尖杉碱的首次全合成,迄今为止已有几十条合成路线被报道。到目前为止,关于三尖杉碱的合成已经有多条合成路线被报道。1995年,Mori等以 D-(+)-脯氨酸为手性起始原料经19步反应以1.8%的总收率, 完成了天然三尖杉碱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Isono,N.; Mori, M.
Mori小组的合成工作为后续的合成奠定了基础,许多小组通过全新方法合成得到Mori中间体,然后参考Mori的方法再经5步转化进而完成三尖杉碱的合成。例如,2008年,Hayes 等以N-Boc保护的D-(+)-脯氨酸甲酯作为起始原料经16步反应得到Mori中间体(11,12-二甲氧基-3,5,6,8,9,13b-六氢-4H-苯并[d]环戊烷[b]吡咯[1,2-a]氮杂䓬)(Esmieu, W. R.; Worden, S. M.; Catterick, D.; Wilson, C.; Hayes, C.
但上述合成路线太长,收率较低消耗高,与实际应用相距较远。基于目前报道的合成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期望提供一种新的Mori中间体合成路线,进而完成三尖杉碱的合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三尖杉碱中间体的方法,合成步骤短,操作简单,原料易得,通过合成得到的三尖杉碱中间体,再经5步文献转化,即可完成三尖杉碱的合成,为三尖杉碱的合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合成路线。
本发明合成三尖杉碱中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N-烷基化Weinreb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将Boc酰胺化合物1加入有机溶剂中,0℃下加入酸并搅拌反应0.5~1 h脱去Boc保护基;减压蒸除溶剂,将粗产物溶于乙腈,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碱和芳基烷基化试剂,加热至75~85℃回流反应(氮烷基化反应)8~12h,反应后经萃取、干燥、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N-烷基化Weinreb酰胺化合物2。
所述Boc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未经甘肃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9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豆咖啡机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蒸发发电器件开路电压的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