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定位识别列车在区域控制器之间的移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6723.1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2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俊;陈祥;夏庭锴;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5/02 | 分类号: | B61L25/02;B61L25/04;B61L27/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静安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识别 列车 区域 控制器 之间 移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定位识别列车在区域控制器之间的移交方法,该方法基于区域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通过对区域控制器重叠区域内定位识别列车、非定位识别列车和非通信列车的列车信息与安全定位信息进行校核,实现在区域控制器之间移交所有列车信息,同时传递并保留定位识别列车、非定位识别列车和非通信列车的相关信息与列车序列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行车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定位识别列车在区域控制器之间的移交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非定位的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无法自主报告准确定位,因而在区域控制器内部需要有一段较大的范围来覆盖列车的安全定位,而与之相邻的区域控制器,以现有的技术方案,在列车经过区域控制器边界后,无法维护该非定位的列车在区域控制器内的列车身份信息。因此,非定位的列车在线路上经过区域控制器边界时,区域控制器会丢失列车的身份信息,且列车在经过区域控制器边界并重新定位后,需要重新与区域控制器建立通信,以使得区域控制器重新获取列车的身份信息。
因此如何对非定位识别列车进行定位估计,从而能够确定非定位识别列车的定位覆盖范围,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性高、行车效率高的非定位识别列车在区域控制器之间的移交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定位识别列车在区域控制器之间的移交方法,该方法基于区域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通过对区域控制器重叠区域内定位识别列车、非定位识别列车和非通信列车的列车信息与安全定位信息进行校核,实现在区域控制器之间移交所有列车信息,同时传递并保留定位识别列车、非定位识别列车和非通信列车的相关信息与列车序列关系。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方法在列车完全离开区域控制器重叠区域后,上游区域控制器根据下游区域控制器的移交信息,在区域控制器内部安全地移除非定位识别列车信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方法借助于轨旁次级检测设备对非定位识别列车进行定位估计,能够确定非定位识别列车的定位覆盖范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列车失去定位后,与上游区域控制器通信,车载ATP将列车身份与失位信息发送给上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
步骤S2、所述上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在上游重叠区域内更新非定位识别列车的包络,并计算所有列车安全定位信息和列车序列;
步骤S3、所述上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向下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传递所计算的所有列车安全定位信息和列车序列;
步骤S4、所述下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以设定方法检查列车序列一致性;
步骤S5、所述下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根据传递消息创建该非定位识别列车包络;
步骤S6、所述上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和下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相互之间传递最新状态信息;
步骤S7、所述上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和下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以设定方法检查列车序列一致性;
步骤S8、所述上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和下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根据传递消息与计轴占用状态更新重叠区域内列车包络;
步骤S9、重复步骤S6到步骤S8直到列车经过区域控制器边界;
步骤S10、所述下游区域控制器的轨旁ATP将非定位识别列车包络保持在区域控制器边界,以保证上下游非定位识别列车包络的连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6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