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的大抓力组合式锚及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2930.X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8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路振;周恒;吴小峰;郑文慧;陈彧超;程小明;张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21/24 | 分类号: | B63B21/24;B63B21/20;B63B21/22;B63B21/5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严梅芳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海洋 平台 系泊 系统 大抓力 组合式 操作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的大抓力组合式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抓力锚体(1),所述大抓力锚体(1)的一端通过连接销扣(2)安装锚链(3),所述锚链(3)上间隔设置有一号卸扣(7)和二号卸扣(8),所述一号卸扣(7)处连接钢丝绳(6),所述钢丝绳(6)的头部通过一号眼环(5)连接浮球(4);还包括沉箱(10),沉箱(10)的底部设置有锚爪(11),所述沉箱(10)的顶面设置有二号眼环(9),二号眼环(9)和二号卸扣(8)之间连接一段分支的锚链(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的大抓力组合式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抓力锚体(1)位于浮球(4)的前侧位置,浮球(4)位于锚链(3)的上侧位置,沉箱(10)位于浮球(4)的后侧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的大抓力组合式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抓力锚体(1)采用钢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的大抓力组合式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4)为空心浮力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的大抓力组合式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4)的外表面涂覆有鲜艳的颜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的大抓力组合式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6)的长度大于一号卸扣(7)到水面的距离,钢丝绳(6)承受拉力大于大抓力锚体(1)和沉箱(10)的重力之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的大抓力组合式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10)的底面焊接有多个间隔的锚爪(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的大抓力组合式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10)位长方体或者圆柱体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的大抓力组合式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10)采用钢制或者水泥构成。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的大抓力组合式锚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准备一拖船(12),将大抓力组合式锚吊放至拖船(12)的甲板上;
第二步:拖船(12)承载着大抓力组合式锚进入合适的抛锚海域;
第三步:拖船(12)将大抓力锚体(1)抛入海中,浮球(4)随大抓力锚体(1)的拉力进入海中;
第四步:拖船(12)向平台方向继续航行,随后将沉箱(10)抛入海中;
第五步:拉紧上系泊缆,大抓力锚体(1)在海底拖行,在沉箱(10)的锚爪(11)的共同作用下,连接销扣(2)和二号卸扣(8)之间的锚链张紧,此时大抓力组合式锚处于受力状态,即完成了快速布锚;
第六步:在收锚时,拖船(12)通过浮球(4)快速发现大抓力组合式锚的位置;
第七步:拖船(12)连接浮球(4)上的一号眼环(5),通过钢丝绳(6)拖拉起大抓力锚体(1),再拉起沉箱(10),将大抓力组合式锚放置在拖船(12)的甲板上,完成收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29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