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混联高密导电膜玻璃线路发光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0856.8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0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董浩;刘孟元;葛连斌;李子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晶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23/06;F21V19/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颜晓玲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高密 导电 玻璃 线路 发光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混联高密导电膜玻璃线路发光结构,包括有导电膜玻璃、多个呈矩阵排列的LED光源、金手指和PCB控制板,导电膜玻璃上设置有电气线路和通信线路,多个LED光源通过电气线路形成混联电路,多个LED光源通过通信线路与金手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金手指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控制板连接。本发明导电膜玻璃上的线路布设合理,刻蚀容易,采用混联电路,保证所有LED光源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发光透明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LED混联高密导电膜玻璃线路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在LED发光透明玻璃领域中,主要用于火车站、公园、透明玻璃幕墙等领域,作为大型显示屏、背景墙、透明玻璃幕墙亮化装饰等应用。
在LED发光透明玻璃现有电路结构应用中存在很多弊病,首先,电膜玻璃电路刻蚀多采用“回”形,通过延长电路来调整最远的一颗LED与最近的一颗LED线路阻值,达到一样的阻值来保证LED的限流电阻,但是这种电路结构在激光刻蚀时效率低下,成本昂贵,LED布置密度受限,像素低下;其次,LED在工作时候会发出一定的热量,加上环境温度的叠加,会导致线路较长的电路和线路最短的线路电组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实际需求阻值,这就会造成最远和最近以及两者之间的LED发光不同,严重影响了可视效果;再次,“回”形激光刻蚀线路,无法避免大规模阵列LED在工作时候带来的压降,同样会造成LED发光不一的现象,电压随着压降存在一定的波动,也会影响LED实际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技术时常将LED串联使用,当一串中一个LED出现损坏时候,会影响一串的LED,会出现很多颗LED不亮的情况,这样的显示屏出现这种状况基本上属于报废的范畴了;最后,现有的线路在激光刻蚀时候,在90度拐弯处往往会多刻蚀0.2mm左右,以此来保证拐弯处被彻底刻蚀断,此时激光会不断关闭与开启光闸,运动台也会来回调整连接处坐标刻蚀,很难实现连续性刻蚀,因此生产效率低,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综合以上弊病,现有的LED发光透明玻璃电路结构的产品,可靠程度底,可视效果差,成本高,寿命短,市场竞争力弱,难以涉及更多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混联高密导电膜玻璃线路发光结构,导电膜玻璃上的线路布设合理,刻蚀容易,采用混联电路,保证所有LED光源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LED混联高密导电膜玻璃线路发光结构,包括有导电膜玻璃、多个呈矩阵排列的LED光源、金手指和PCB控制板,导电膜玻璃上设置有电气线路和通信线路,所述的电气线路包括有多排横向电气线路,每排横向电气线路均为分段式结构,每列分段的横向电气线路之间通过纵向电气线路相互连接,所述的通信线路为多列纵向设置的通信线路,每列通信线路均为分段式结构;
所述的多个LED光源中,横向设置的每排LED光源通过导电膜玻璃上的横向电气线路顺次串联连接,纵向设置的每列LED光源中的所有LED光源通过导电膜玻璃上的纵向电气线路相互并联连接,多排LED光源的正极端相互并联连接于导电膜玻璃的导电膜正极上,多排LED光源的负极端相互并联连接于导电膜玻璃的导电膜负极上;
所述的多个LED光源中,纵向设置的每列LED光源通过导电膜玻璃上对应的一列通信线路顺次串联连接,每列通信线路的信号输出端均与金手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金手指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控制板连接。
所述的多排LED光源的串联线路阻值相等,多列LED光源的并联线路阻值相等。
所述的每排LED光源中的LED光源个数不超过工作总电压除以一个LED光源额定工作电压的商值。
所述的导电膜玻璃的导电膜正极和导电膜负极上均着附有铜箔,以增加通过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晶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蚌埠晶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08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真空超低温半导体晶圆快速冷却平台
- 下一篇:一种易切削加工的SMC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