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亿级像素数据的视频监测与异常分析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0304.7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1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潮;温建伟;邓迪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拙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5 | 代理人: | 王凝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像素 数据 视频 监测 异常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基于亿级像素数据的视频监测与异常分析系统与方法,属于视频监测与异常识别技术领域。视频监测系统包括多个图像采集阵列与环形阵列存储模块;将图像采集阵列采集的图像数据存贮至外环存储器;并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中包含同一个目标对象的图像数据存储至内环存储器;基于外环存储器存贮的图像数据进行视频监测;基于视频监测的结果,确定是否清空内环存储器。视频异常分析系统包括第一视频异常分析模型和第二视频异常分析模型;第一视频异常分析模型对外环存储空间存储的图像数据执行第一异常识别;第二视频异常分析模型对内环存储空间存储的图像数据执行第二异常识别。本发明实现了亿级像素数据的视频的快速监测与准确异常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监测与异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亿级像素数据的视频监测与异常分析系统与方法、实现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监控、工业现场监控、居民小区监控、交通状态监控等各种监控场景中,实现了犯罪预防、交通管制、意外防范和检测、老幼病残监护等功能。与传统监控相比,多相机实时拼接视频影像技术具有很多优势。一是可远距离识别。目前传统监控识别范围为5-8米,而多相机实时拼接视频影像技术可在100米外对目标进行识别分析。二是可同时识别多目标。
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图像传感器替代胶片相机后, 一直向着更小像素和更大阵列规模的方向发展,以期获得更大的图像分辨率。目前的视频采集数据像素已经可以超过千万级别甚至亿级别。
伴随着亿级像素图像传感器甚至更高分辨率的图像传感器的使用和组合,导致数据的存储量和处理量激增,传统的视频数据融合处理方法不再适用于。尤其是对于亿级像素数据的视频监测场景来说,数据存储乱序、数据存储溢出等问题逐渐突出,成为制约视频监测数据处理速度、视频异常识别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对此,现有技术尚未提出针对亿级像素数据的视频监测与异常分析的快速而准确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亿级像素数据的视频监测与异常分析系统与方法、实现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基于亿级像素数据的视频监测系统,所述视频监测系统包括多个分辨率不同的图像采集阵列,每个图像采集阵列包括多个视频传感器;
所述视频监测系统还包括:
环形阵列存储模块,所述环形阵列存储模块包括外环存储空间和内环存储空间;
所述外环存储空间包括第一数量的外环存储器,所述内环存储空间包括第二数量的内环存储器;
将每个所述图像采集阵列采集的图像数据存贮至所述外环存储器;
并将不同的至少两个所述图像采集阵列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中包含同一个目标对象的图像数据存储至所述内环存储器;
基于所述外环存储器存贮的图像数据进行视频监测;
基于所述视频监测的结果,确定是否清空所述内环存储器。
具体的,所述环形阵列存储模块均为环形栈,即所述外环存储空间和内环存储空间均由环形栈构成。
第一数量的外环存储器构成外环存储器阵列,即外环栈阵列;
第二数量的内环存储器构成内环存储器阵列,即内环栈阵列;
所述外环存储器阵列和所述内环存储器阵列为组合于同一个环形栈存储模块中的环形存储栈。
值得指出的是,不同于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队列存储的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栈存储,可以避免视频监测中无法获取到最新数据导致的识别不及时问题;尤其是采用环形栈存储,则进一步以可以避免在亿级像素数据产生场景下的数据存储溢出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拙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拙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0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