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抗菌墨汁制备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89503.6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7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梁立军;刘其通;何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青竹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B02C23/00;B02C23/02;B01F35/80;B01F35/71;B01F27/92;B01F101/35 |
代理公司: | 安徽致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1 | 代理人: | 彭迟香 |
地址: | 2538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抗菌 墨汁 制备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抗菌墨汁的制备方法及装置,涉及墨汁制备领域,将碳墨黑、湿润剂、分散剂、水通过配料机构混合,混合后的混合物进入到研磨机构内部进行研磨,进入到研磨机构内部的混合物于研磨腔中在研磨轴所连接的扇叶带动下产生离心力,于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锥形研磨槽的第一研磨盘与第二研磨盘左右下进行精细研磨;利于锥形的研磨槽使原料被逐步研碎,保证研磨效果,进而提高所制备的墨水中原料分散程度,提高墨水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墨汁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抗菌墨汁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墨汁的制备方法是通过碳墨黑、动物胶或明胶等物质与水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后形成,但是由于墨汁易于滋生细菌,导致墨汁在书写后容易发臭、甚至大量细菌滋生导致纸张损毁,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采用在墨汁中添加金属离子的方式,金属离子能够进入细菌细胞膜内部,破坏细菌内部蛋白质。
如专利号为CN107022241B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纳米银和明胶改性的抗菌墨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配料:墨碳粉10,明胶溶液60-540,银盐0.0025-1.8,还原剂0.0015-0.9,乳化剂0.5-10,润湿剂0.5-15,香料0-1。制备得到的抗菌墨汁抗菌性强、无毒无臭,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其中银盐中的银离子作为抗菌离子杀死部分细菌,使墨汁起到抗菌效果。
但是现有技术在生产墨汁中,碳墨黑以及动物胶或明胶由于研磨不到位,颗粒粒径较大,以致于墨汁出现沉淀,墨汁质量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由于配料研磨不到位导致原料在水中分散不均匀进而导致墨汁质量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抗菌墨汁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碳墨黑、湿润剂、分散剂、水通过配料机构混合,混合后的混合物进入到研磨装置内部进行研磨;
S2.将骨胶粉、水、氯化银和过量的氢氧化钙通过配料机构混合,混合后的混合物进入到研磨装置与S1中的混合物同步研磨;
S3.进入到研磨装置内部的混合物于研磨腔中在研磨轴所连接的扇叶带动下产生离心力,于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锥形研磨槽的第一研磨盘与第二研磨盘左右下进行精细研磨;
S4.研磨后的混合物排入分层活化釜进行活化,活化完成后降温排入沉降池中沉降,沉降后过滤灌装。
上述方法中,将原料经配比、混合后,将原料送入到研磨装置内部充分研磨,研磨过程采用扇叶使混合物受到离心力,使粒径较大、质量较重的原料进入到第一研磨盘与第二研磨盘之间,并利于锥形的研磨槽使原料被逐步研碎,保证研磨效果,进而提高所制备的墨水中原料分散程度,提高墨水质量。
一种用于抗菌墨汁制备方法所用的研磨装置,包括配料机构,所述配料机构底部连接混料腔,混料腔通过注料管与研磨装置的研磨腔连通,所述研磨腔内转动连接有研磨轴,研磨轴上固定连接有扇叶,研磨轴径向固定连接第一研磨盘,混料腔内连接第二研磨盘,第一研磨盘、第二研磨盘相靠近一侧分别设置有半径由内侧向外侧逐渐增大的锥形研磨槽;配料机构将原料按照固定配比送入到混料腔内混合,混合后的原料由注料管进入到研磨腔内进行研磨,在研磨腔内由第一研磨盘与第二研磨盘相靠近一侧的锥形研磨槽相对转动,使大粒径的原料逐步被研磨形成小粒径的原料。
优选的,所述研磨腔为环形,研磨腔内侧设置有空槽,位于研磨腔内设置有以研磨腔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的若干个研磨筒,研磨筒外端与研磨腔内侧贴合,研磨轴贯穿研磨筒内端与位于研磨筒内的第一研磨盘固定连接;环形的研磨腔内设置以其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的若干个研磨筒,能够分腔研磨,且多个研磨筒能够相对于研磨腔转动,能够连续进料、出料,实现连续研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青竹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青竹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9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