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基基础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8682.1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华;李靖伟;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秦北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9000 陕西省榆林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基基础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基基础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包括主梁、试验桩、施力组件、沉降量测量系统和至少两组定位组件,主梁水平设置在多个定位组件上,定位组件用于沿周向分布在主梁的周侧,并用于与地基固定,试验桩竖直,施力组件设置在主梁上,且能够带动试验桩沿竖直方向伸入或伸出地基;沉降量测量系统安装在主梁上,且能够自动采集数据并记录;定位组件包括锚桩、通水管和制冷件,锚桩与试验桩平行,通水管一端沿竖直方向穿过锚桩,另一端用于与高压水源连通,制冷件能够使得流出通水管一端的水流快速结冰。本申请具有提高锚桩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效果,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基基础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地基基础是指由原土层和支撑的承重构件组成的建筑的地面支撑,承重构件一般是人工制造,用于将建筑上部受到的载荷传给地基。随着城市建设、科技进步、城镇人口增加以及住房办公需求,使得建筑物造型越复杂、层数越高,进而使得地基基础深度越大,伴随着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对于建筑施工质量来说,地基基础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申请号为CN201510443002.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桩基抗拔抗压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包括固定在桩基顶端的试验桩帽;位于试验桩帽的上方的、两端固定的刚性主梁;设置在试验桩帽和刚性主梁之间的压载千斤顶;位于刚性主梁的正上方的拉载反力块;上端与拉载反力块连接、下端穿过试验桩帽上的通孔与试验桩帽连接的多根拉载拉杆;检测桩基竖直方向位移的位移计;设置在桩基的两侧、固定连接在刚性边梁两端的锚桩。拉载拉杆的下端拧有拉载螺母,在拉载反力块与刚性主梁之间设置有拉载千斤顶。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将锚桩打入地面进行定位,之后通过压载千斤顶的作用下向试验桩帽施力,使得试验桩帽在刚性主梁的反力下向下或向上移动,位移计检测出桩基的位移量并传给计算机系统,之后通过计算得到检测结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刚性主梁以锚桩为支撑对试验桩帽的下压和拉拔提供反力,发明人认为在进行检测时,锚桩受力产生晃动,锚桩插入地基长度产生变化,进而影响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锚桩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基基础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基基础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基基础检测装置,包括主梁、试验桩、施力组件、沉降量测量系统和至少两组定位组件,所述主梁水平设置在多个所述定位组件上,所述定位组件用于沿周向分布在主梁的周侧,并用于与地基固定,所述施力桩竖直,所述施力组件设置在主梁上,且能够带动所述施力桩沿竖直方向伸入或伸出地基;所述沉降量测量系统安装在主梁上,且能够自动采集数据并记录;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锚桩、通水管和制冷件,所述锚桩与施力桩平行,所述通水管一端沿竖直方向穿过所述锚桩,另一端用于与高压水源连通,所述制冷件能够使得流出所述通水管一端的水流快速结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地基基础检测前,需要先通过定位组件对检测装置整体进行定位,在选择检测位置后,将锚桩沿周向设置在试验桩周侧,并沿竖直方向插入地面,之后通过通水管和高压水的作用下将水流沿通水管通入地底,再通过制冷件使得流出通水管的水流快速结冰,并将地基和锚桩通过冰块冰冻成整体,实现锚桩的固定,之后在进行测试工作;设置的锚桩、通水管和制冷件,通过制冷件使得水流快速制冷成冰,使得锚桩、地基和冰块连成一体,进而实现锚桩的固定,便于对主梁进行支撑,无论主梁受到下压或上拉的反力时,锚桩都能对其尽心固定,定位效果好,提高锚桩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冰化后抽出锚桩即可,无污染,且对地基和锚桩均无损害,简易便捷。
可选的,锚桩靠近底壁一端的周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通水管连通的渗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渗水孔,使得水流渗入锚桩周侧,便于形成冰块包裹锚桩进行固定,进一步加强锚桩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秦北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秦北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8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