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船舶电子设备的液冷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88019.1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1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许璐;张坡;高蕾;高琰;管照杰;孔欣悦;黄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雪莎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船舶 电子设备 系统 及其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电子设备的液冷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涉及船舶冷却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储液箱、液冷换热装置、液冷控制装置和控制阀;船舶电子设备布置于液冷换热装置上,通过冷却液对船舶电子设备进行换热降温,利用液冷降温的方式对正在工作的船舶电子设备进行降温,保证了船舶电子设备散热要求;利用海水能够对液冷换热装置内部流通的冷却液进行散热降温,保证了冷却液的持续使用和对船舶电子设备的降温需求;通过调节储液箱向液冷换热装置输送冷却液的流量,保证了船舶电子设备可以维持在特定的温度区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散热冷却方式无法满足对无人船的电子设备进行冷却,容易造成影响船舶电子设备工作性能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电子设备的液冷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计算机和嵌入式设备算力快速提升的条件下,无人驾驶系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因此越来越多的无人船技术也在逐渐进行中,其中,无人船具有以下特点:无人船相比无人汽车,航行速度较低;受风力和水流的影响,水面航行时的扰动较大;水下环境不确定性较高;基于无人船的特点,无人船加装必要的传感器和设定复杂的算法来应对,这对电子控制设备的算力提出了要求;而更高的算力也带来了更高的功耗和发热;随着船舶电子控制设备的不断变小和性能、速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元器件及芯片的能耗和发热功率也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电子控制设备的工作性能,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系统宕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船舶电子控制设备的冷却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针对船舶的电子控制设备的散热方式包括(1)利用风扇散热器。提高风扇散热器的转速和增大翅片尺寸可以增加电子控制设备的散热能力,但这种提升受限于控制设备的尺寸及安装环境,而且会增加风扇散热器的空气噪声;(2)由整体运动速度带来的自然风冷,而自然风冷的方式在无人船上也有一些弊端,由于无人船的航行速度较低,由速度产生的自然风冷不足以带走设备产生的全部热量;其次,出于安全运行的考虑,控制设备往往安装在稳定、防水的密闭结构中,这种结构通常没有自然风冷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电子设备的液冷系统及其调节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散热冷却方式无法满足对无人船的电子设备进行冷却,容易造成影响船舶电子设备工作性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船舶电子设备的液冷系统,包括:储液箱、液冷换热装置、液冷控制装置和控制阀;
所述储液箱内容置有冷却液,所述液冷换热装置通过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储液箱连通,所述船舶电子设备布置于所述液冷换热装置上,所述液冷换热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储液箱内的冷却液,以对所述船舶电子设备进行换热降温;
所述液冷换热装置的一端位于船舶的底部,所述液冷换热装置通过所述船舶的底部与海水换热,以对所述液冷换热装置内部流通的冷却液降温;
所述船舶电子设备和所述控制阀分别与所述液冷控制装置电信号连接,所述船舶电子设备用于将自身的温度信息输送至所述液冷控制装置处,所述液冷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船舶电子设备的温度信息调节所述控制阀的开度,以调节所述储液箱向所述液冷换热装置输送冷却液的流量。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换热装置包括液压泵、换热器和液冷板;
所述船舶电子设备安装于所述液冷板上,所述液冷板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储液箱连通,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液压泵向所述换热器输送冷却液,以通过所述换热器向所述液冷板输送冷却液;
所述换热器布置于所述船舶的底部,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船舶的船体贴合,所述换热器内的冷却液通过船体与外部海水换热降温。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V型散热管和连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未经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80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