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保温且抗冲击的蓄电池成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7054.1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6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覃盛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盛安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保温 冲击 蓄电池 成组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保温且抗冲击的蓄电池成组方法,是在蓄电池成组过程中,添加一些如隔热棉、阻燃胶等填充物,利用填充物的韧性和弹性,以及其隔热保温的功能,将电池组的单体电芯逐步制作成电池内芯、电池内胆和电池整体过程的新工艺,使生产的蓄电池在投入运行中,一方面可以缓解外界给它带来的高频次振荡冲击,提升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令电芯在电池外壳内有自己的独享空间,电芯的充放电特性不再受外界温度的直接影响,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解决了蓄电池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部分困扰,提升蓄电池产品对环境的适应性能,提高社会对蓄电池产品的公信度,使人们对自然再生能源得到了更进一步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保温且抗冲击的蓄电池成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蓄电池成组方法。
背景技术
蓄电池的产生无论在蓄能领域还是在电能动力领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由于蓄电池产品的特殊性,在其使用过程中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困扰,尤其在电动力领域的蓄电池,在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因震动带来对电池的冲击,从而导致电池组中单体极间短路或电池组内部故障而导致的燃烧、爆炸,造成无法挽回的事故或/损失。还有,一般化学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对环境温度变化有一定的要求,使之在电池适应的环境温度下才能正常使用,略微超出正常使用的温度范围,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针对蓄电池使用环境的众多因素给人们带来的困扰,第一:如何令电能动力蓄电池的整体安全性能提高,减少其使用对社会的困扰;第二:如何令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适应人居环境温度,不再因环境温度的变化大幅影响正常的充放电曲线。解决蓄电池成组的以上两个问题,使蓄电池的应用更为深入人心,更加切合社会的需求,在当今世界再生能源利用日趋繁盛的当下,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蓄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在更宽范围的环境温度内稳定运行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保温且抗冲击的蓄电池成组方法,以解决蓄电池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部分困扰,同时电池的生产过程细化为电池内芯、电池内胆、电池总成等三个主要生产环节,在内提升电池的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系数,在外提升蓄电池产品的安全性能和环境适应能力。所述蓄电池,包括动力领域和储能领域用的各类化学电池;所述阻燃保温,是基于蓄电池本身而言,在蓄电池成组过程中,添加一些如隔热棉、阻燃胶等填充物,利用填充物的韧性和弹性,使蓄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一方面缓解外界带来的高频次、小幅度的振荡冲击,提升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利用隔热棉、阻燃胶的隔热保温特性,将电池芯与外界分隔,令电芯在电池外壳内有自己的独享空间,温度趋近于电芯的温度,充放电特性不再受外界温度的直接影响,通过隔热棉、阻燃胶全密封包裹使电池芯储蓄能量仅与寿命直接相关,不因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受到大幅影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组装电池组的电芯堆叠排列过程中,电芯与电芯之间除了用如青稞纸等绝缘材料间隔外,在电芯与电芯之间的空隙处填充如隔热棉、阻燃胶等物料,确保电芯极耳通过支架串接后,不会轻意通过外力折变而相间极耳触碰短路;整组电池的电芯组装成电池组的内芯后,在电池的内芯周围用隔热棉包裹完整,再套上热收缩管,两头添加青稞纸防潮,热风定型后装入塑胶外壳后密封成为电池内胆,然后将电池内胆装入金属外壳,接插电池保护器件和输入输出电路后上测式仪检测,合格后盖上端盖紧固,完成阻燃保温且抗冲击的蓄电池成组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第一步,将电芯装入电芯串接支架,然后给电芯主体靠近极耳的所有凹陷处贴满如隔热棉、阻燃胶等填充物料,如图1。然后铺尺寸略大于电芯串接接触面的绝缘材料,再将第二块电芯装入电芯串接支架,绝缘材料在相邻电芯间起间隔绝缘作用,如此完成整组电池电芯的串接工作。
第二步,如图2整组电芯串接完成,逐串焊接数据排线,使整个电池组中各电芯分别通过排线能将各自的参数信息准确可靠地传递到电池内芯外的电池保护器件中;完后将整组电池的电芯全部通过胶带包扎紧裹成为一体,再固定外接的每一根导线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盛安,未经覃盛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7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