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基聚氨酯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抗菌膜层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6790.5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7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卢智慧;侯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64;C08G18/32;C08G18/12;A61L2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元博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液体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抗菌 | ||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基聚氨酯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抗菌膜层。本发明通过在制备聚氨酯预聚物的过程中引入一定量的醇胺、羟甲基羧酸以及磺酸钠作为亲水扩链剂,能对聚氨酯预聚物进行合适的亲水改性,使其能作为水基液体敷料的成膜物质;通过引入一定量能与多异氰酸酯发生化学反应的抗菌剂,使抗菌剂以化学接枝的方式被引入聚合物链段中,不易流失到环境中引起微生物抗药性,且实现了敷料的长期抗菌效果,此外,抗菌剂的引入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聚氨酯的交联密度,并维持在合理范围,使敷料在成膜后具有一定的耐水性能,同时,也具备较好的透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基聚氨酯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抗菌膜层。
背景技术
医用敷料作为伤口处的覆盖物,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以替代受损的皮肤起到暂时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的环境。传统的伤口敷料,如创口贴,具有覆盖创口、防止感染等功能,但是这些传统敷料存在舒适性差、阻碍血液循环、不能完全隔绝细菌、去除过程容易黏连伤口等缺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而液体伤口敷料具有任意喷涂、可成膜、透明防水、不影响用户外观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
按采用的材料,医用敷料目前大致可分为:天然材料类,合成高分子材料类,无机材料类和复合材料类。可以作为敷料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有很多种,例如聚氨酯、聚乙烯醇、聚乙烯、聚丙烯腈、硅橡胶等。其中,聚氨酯材料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具有安全、无毒、无刺激、不致敏、无异物反应、创面愈合快、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然而,目前市面上涉及使用聚氨酯的敷料多为固体敷料,只是采用聚氨酯作为发泡层,很少将聚氨酯作为液体敷料的成膜物质使用,即使有少数采用聚氨酯作为液体敷料成膜物质的,鉴于聚氨酯的疏水性,也均是油性液体敷料而非温和无刺激的水性液体敷料。而传统的水性敷料,虽然温和无刺激,但产品耐水性和持久抗菌阻菌性不足,对伤口保护作用较弱。
此外,为了增加液体敷料的主动抗菌性能,使其不仅仅局限于对细菌病毒的物理阻隔,常常通过物理混合向敷料中加入一些抗菌成分,但通过物理混合加入的抗菌剂容易从成膜物质中渗漏,造成体表环境污染,引起细菌耐药性,甚至可能会引起“超级细菌”产生;且抗菌剂持续渗漏完全后,液体敷料成膜物质不再具有抗菌效果,因此,通过物理共混加入抗菌剂的液体敷料很难具有长效的抑菌杀菌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基聚氨酯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聚氨酯作为水基液体敷料的成膜物质,具有安全、无毒、无刺激、不致敏、无异物反应、创面愈合快、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抗菌剂通过化学接枝引入,较物理共混具有更长效的抗菌活性,不易渗漏;且成膜后具有防水作用,对伤口的防护更稳固。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基聚氨酯液体敷料,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其中,所述亲水扩链剂为醇胺、羟甲基羧酸以及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菌剂可与所述多异氰酸酯发生化学反应;
所述亲水扩链剂为醇胺和/或羟甲基羧酸,所述原料组分还包括1~10质量份的中和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Da~10000Da;和/或
所述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和/或聚酯多元醇;和/或
所述多异氰酸酯为非芳香多异氰酸酯;和/或
所述抗菌剂为季铵盐类抗菌剂、胍类抗菌剂以及天然抗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天然抗菌剂为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甲壳素以及抗菌肽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多元醇、聚丙二醇多元醇、聚乙二醇多元醇、聚丙二醇-乙二醇多元醇以及聚四氢呋喃-丁二醇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酯多元醇为聚(ε-己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乳酸以及聚乙丙交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未经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67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