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自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5087.2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4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汪新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国oxfo牛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J1/08;B62K2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陈列生;覃业军 |
地址: | 英国苏格兰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自行车 | ||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架体、前叉连接柱、自行车前叉、自行车后叉支架、锁龙头、锁龙头安装杆和复位弹簧,本发明通过设计依次将车座折叠、车、车把手进行对应的收回折叠,以及设置锁龙头,利用弹簧的弹性,将锁龙头对应卡紧在前叉上将自行车的前叉和后叉紧密的固定在一起,有效的解决目前市场在售的折叠自行车中的折叠机构较为复杂,折叠之后的车体体积较大,同时不能将车体前叉和后叉贴合进行固定的问题,从而便于携带或运输,同时,折叠后,前轮和后轮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调节车座的高度,当车座高度调节完成后,可推动自行车进行移动,从而便携性能更强,实用性能更强,更适宜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各种结构类型的折叠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重量轻、体积小,操作便捷的要求,为了实现折叠体积小的目的,通常需要对自行车车把部位、前车轮及后车轮等部位进行折叠收合,目前市场在售的折叠自行车中的折叠机构较为复杂,折叠之后的车体体积较大,同时不能将车体前叉和后叉贴合进行固定,从而不便于携带或运输。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折叠自行车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架体、前叉连接柱、自行车前叉、自行车后叉支架、锁龙头、锁龙头安装杆和复位弹簧,所述自行车后叉支架设置两组,并且分别对称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自行车架体的后端,两组所述自行车后叉支架之间并且靠近自行车架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自行车架体的侧壁上,所述锁龙头安装杆通过螺栓连接在一组自行车后叉支架上,所述锁龙头安装杆的外壁设置有L型凹槽,所述锁龙头安装杆的外壁上并且与L型凹槽对应套接有锁龙头,所述锁龙头上并且位于L型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锁龙头的一侧并且位于锁龙头安装杆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自行车架体的前端,并且与锁龙头在同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前叉连接柱,所述前叉连接柱的另一端并且与锁龙头对应通过轴套转动连接有自行车前叉。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自行车架体上通过轴套转动连接自行车转轴,所述自行车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轴套,并且延伸至自行车架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脚蹬连接杆,所述脚蹬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脚蹬,所述脚蹬连接杆的内侧并且位于自行车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大齿轮盘,两组所述自行车后叉支架相对的侧壁并且远离减震器的一侧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后轮,所述后轮的轴心固定连接有小齿轮盘,其中小齿轮盘通过链条连接在大齿轮盘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自行车架体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内部上下滑动连接有车座支撑杆,所述车座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车座,所述支撑套筒的端口处并且位于支撑套筒与车座支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升降扣一。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自行车前叉底部相对的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前轮,所述自行车前叉的端部贯穿前叉连接柱,并且延伸至前叉连接柱的上方通过折叠扣一连接有把手支撑筒,所述把手支撑筒的端口通过升降扣二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端部通过升降扣二延伸至把手支撑筒的内部,所述升降杆与把手支撑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杆的端部通过折叠扣二连接有自行车把手,所述自行车把手与升降杆成十字型结构,所述自行车把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刹车把手,所述刹车把手的外侧并且位于自行车把手的分别套接有仪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分别设置有照明灯控制按钮、喇叭控制按钮和减速加速控制按钮,所述前轮的上方并且位于前叉连接柱的端部连接有照明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前叉连接柱为中空结构,并且内部设置有可充电点锂电池,其中可充电点锂电池分别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在仪表、控制器和照明灯,所述后轮为电动机驱动轮,并且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在控制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国oxfo牛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国oxfo牛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5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