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根茎类作物的钙镁磷肥施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4737.1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5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宗;邢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B79/02;C05G3/8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2400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根茎 作物 钙镁磷肥 施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适用于根茎类作物的钙镁磷肥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地块:选择气候与地理条件适宜的栽培地区,在土层深厚、灌排方便的土壤上进行栽培;2)整地改土:前茬作物收获后,对种植区域进行深翻炕晒,炕晒15‑20天后每亩撒施钙镁磷肥40‑50千克,泥炭土250‑350千克,然后将钙镁磷肥与泥炭土深翻入土壤40‑45厘米;3)播种施肥:播种前对种植区域进行旋耕耙土,翻细、平整土地;播种方式选择条播或穴播,播种后使用条施或穴施方法施入钙镁磷肥。本发明的适用于根茎类作物的钙镁磷肥施肥方法增强了钙镁磷肥在土壤中的肥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补充了土壤中微量元素,改善了土壤通气透水性,提高了根茎类作物的品质与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领域,特别是公开适用于根茎类作物的钙镁磷肥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酸化指土壤pH值不断降低、土壤交换性酸不断增加的过程,酸化使土壤固相中的铝活化并释放进入土壤溶液,对农作物根系产生毒害,影响作物生长;加速土壤养分的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农民收入减少;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加重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程度。另外,土壤酸化还会加剧植物病害,影响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目前的研究已经确认,化学氮肥的长期过量施用是我国农田土壤加速酸化的主要原因,若仍广泛沿用目前的农田管理模式,我国亚热带地区农田土壤酸化问题还将进一步加剧。
作物的土传病害是由存在于土壤中的病原体(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原生动物等)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侵染植物根部或茎部引发的病害。据报道,立枯丝核菌等土传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可导致小麦、蔬菜等作物减产50%-70%,大丽轮枝菌引起的马铃薯黄萎病可造成产量损失10%-15%,严重时可达30%-50%,连作3-5年的农田,土传病害可导致作物减产20%-40%。近年由于集约化种植、单一连作等生产模式的快速发展,片面追求高产、优质和高效,土传病害成为制约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土传病害的蔓延使得作物产量对农药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进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适用于根茎类作物的钙镁磷肥施肥方法,本发明基于钙镁磷肥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增强了钙镁磷肥在土壤中的肥效,补充了土壤中微量元素,改善了土壤通气透水性,达到根茎类作物增产提质的效果。
适用于根茎类作物的钙镁磷肥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地块:选择气候与地理条件适宜的栽培地区,在土层深厚、灌排方便的土壤上进行栽培;
2)整地改土:前茬作物收获后,对种植区域进行深翻炕晒,炕晒15-20天后每亩撒施钙镁磷肥40-50千克,泥炭土200-350千克,然后将钙镁磷肥与泥炭土深翻入土壤40-45厘米;
3)播种施肥:播种前对种植区域进行旋耕耙土,翻细、平整土地;播种方式选择条播或穴播,播种后使用条施或穴施方法施入钙镁磷肥。
步骤2)中,钙镁磷肥与泥炭土撒施前使用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配肥机进行充分混合,混合比例为钙镁磷肥:泥炭土=1:5-7。
步骤2)中,泥炭土的有机质含量大于30%,pH在5.5-7.0之间。
步骤3)中,播种前使用旋耕机旋耕耙土一次,旋耕深度15-20厘米。
步骤3)中,条施或穴施方法施入钙镁磷肥具体为:钙镁磷肥与土混匀后分层施用,每亩施用量20-40千克,上层施肥深度为10-15厘米,下层施肥深度为35-40厘米,上层施肥量与下层施肥量之比为1:2-3。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本发明将将钙镁磷肥与泥炭土混合撒施,减少了钙镁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增强了钙镁磷肥在土壤中的肥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补充了土壤中微量元素,改善了土壤通气透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4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