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空冷一体化膜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84728.2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1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沈新龙;曹寅亮;方蕾;茹皓;孙基文;李伯球;徐乃涛;徐淳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58 | 分类号: | H01M8/0258;H01M8/026;H01M8/0263;H01M8/021;H01M8/0228;H01M8/0267;H01M8/0276;H01M8/04014;H01M8/1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一体化 电极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空冷一体化膜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燃料电池空冷一体化膜电极结构,包括膜电极组件和分别位于膜电极组件两侧的空气流道层和氢气流道层,流道结构充分利用流道脊结构使其中空形成额外流道,并且与原有流道槽弯折处通过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连通形成共用流道增加了气体流道空间同等条件下能够更快的补充膜电极消耗气体,使得膜电极整体气体压强分布均匀提升功率密度与耐久性,尤其在大电流密度下效果更加明显。本申请结构装配方式简单,膜电极上集成了氢、空两侧流道与密封胶线,一片一体化膜电极即为一个单元,装配几十上百个单元为一个堆,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电堆装配效率与一致性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空冷一体化膜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以氢气为燃料,通过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一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由双极板(阳极板和阴极板)、膜电极以及一些密封组件进行重复堆叠形成一个包含大量单电池单元的电堆。
其中,空冷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由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空气既用于提供反应用的氧气,又用于冷却。
现有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是采用薄的金属材料一体压铸成型,双极板产品制备加工的百吨位压力机和金属模具价格昂贵动辄几十上百万。
现有燃料电池双极板具有流道脊和流道槽结构,其中流道脊占用体积大,流道槽体积利用率低,因此流道较长气体传质存在较大的压降,传质效果差,并且流道本身没有保湿功能。
现有的空冷膜电极未集成密封胶线和双极板(流道),在装配电堆时需要装配一层密封胶线、一层双极板、一层膜电极、一层密封胶线、一层双极板、一层膜电极如此重复,工序复杂,装配工作量大,一致性难以保证。
比如,公开号为CN105932314A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阴极板密封装置、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堆。该密封装置包括阴极板和密封部件。阴极板采用多孔质材料制成,并且在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部件的第一结构。密封部件内部设置有纵向通孔,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主流道。密封部件用于密封燃料主流道,并且密封阴极板和位于阴极板上方的阳极板之间的接触处。密封部件下部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第一结构相配的第二结构,上部设置有横向沟槽,使得流过燃料主流道的燃料能够分配到上方阳极板所包括的燃料微流道中。
再比如,公开号为CN112436163A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及阴极闭式空冷电堆,包括依次连接的阳极板、空气冷却板和阴极板,还包括用于防止气体泄漏的密封圈,所述阳极板远离所述空气冷却板的一侧设有燃料气体流道,所述燃料气体流道沿所述金属双极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阴极板远离所述空气冷却板的一侧设有反应空气流道,所述反应空气流道沿所述金属双极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空气冷却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却空气流道,所述冷却空气流道沿所述金属双极板的宽度方向设置。
上述现有技术中均存在前述装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空冷一体化膜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燃料电池空冷一体化膜电极结构,包括膜电极组件和分别位于膜电极组件两侧的空气流道层和氢气流道层,空气流道层设有空气流道,氢气流道层设有氢气流道,所述氢气流道沿膜电极组件的长轴方向设置,所述空气流道沿膜电极组件的短轴方向设置,
所述氢气流道层包括氢气流道形成板,所述氢气流道形成板向膜电极组件方向间隔凸起形成氢气流道脊,相邻两条氢气流道脊之间形成氢气流道槽,所述氢气流道脊从氢气流道的进口端向出口端成多段折线型延伸,且所述氢气流道脊在各段折线弯折处开设有连通氢气流道槽的第一开口;其中,位于远离膜电极组件一侧设有流道底板,膜电极组件与流道底板之间夹持氢气流道形成板形成氢气流道,氢气流道形成板的外周还设有一圈氢气侧密封胶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4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