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3399.X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6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郑云霞;刘洋;孙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4 | 分类号: | C08J7/044;C08J5/18;C08L67/00;C09D5/24;C09D187/00;C09D7/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 11375 | 代理人: | 何金花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静电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防静电聚酯薄膜包括基膜和至少一表层;所述表层设于所述基膜的表面;所述表层为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涂布液包括分散有水性碳纳米管的改性聚酯乳液;其中,所述碳纳米管以水性分散液形式分散于所述改性聚酯乳液中;在水性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分散介质为水,碳纳米管在分散液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介于5%‑10%;本申请的方法通过水性碳纳米管分散液和改性聚酯乳液与基膜横向同步拉伸定型,形成了致密的导电通路,所得防静电聚酯薄膜的表面电阻可达105Ω~106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薄膜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防静电聚酯薄膜利用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使得聚酯薄膜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效果。专利CN108192121A、CN109705383A以及CN112920728A 等都提出了不同防静电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都具备优异的防静电性能。但是均存在碳纳米管涂层与聚酯薄膜的粘结力较差的缺陷,导致碳纳米管涂层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存在脱落,产出的产品具有防静电性能衰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静电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水性碳纳米管分散液和改性聚酯乳液与基膜横向同步拉伸定型,形成了致密的导电通路,所得防静电聚酯薄膜的表面电阻可达105Ω~106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静电聚酯薄膜,包括基膜和至少一表层;所述表层设于所述基膜的表面;所述表层为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涂布液包括分散有水性碳纳米管的改性聚酯乳液;
其中,所述碳纳米管以水性分散液形式分散于所述改性聚酯乳液中;在水性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分散介质为水,碳纳米管在分散液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介于5%-10%;
所述改性聚酯乳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不饱和聚酯树脂 7份
环氧树脂 3份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1份
有机锡 0.1份
二羟甲基丙酸 1份
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 0.1份;
其中,所述水性碳纳米管分散液的用量是所述改性聚酯乳液的重量用量的1-10倍。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静电层的涂布液还包括交联剂、润湿剂与去离子水;所述防静电层的涂布液的各物质重量份如下:
水性碳纳米管分散液 15份~30份
改性聚酯乳液 3份~15份
交联剂 0.1份~3份
润湿剂 0.1份~1份
去离子水 51份~81.8份。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涂布液的交联剂为噁唑啉类、异氰酸酯类、氮吡啶类、三聚氰胺类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润湿剂为聚氧乙烯醚。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聚酯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向反应釜中加入配比量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机锡、二羟甲基丙酸;将反应釜温度升高至105℃~115℃,转速700转/分钟~ 800转/分钟,搅拌反应3~4小时后将反应釜温度降至80℃~90℃;继续搅拌1h,向反应釜内投入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按照1800转/分钟~2000转/分钟的速率高速搅拌,乳化反应3~4小时,得到改性聚酯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3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