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3123.1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3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悟空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B60R16/0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李建忠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控制 方法 终端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一种车辆座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由移动终端执行,包括:获取用户标识;与第一车辆建立连接;获取第一车辆标识;根据第一车辆标识,获取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车辆的第一座椅的第一座椅数据;以及通过连接将第一座椅数据发送至第一车辆,以使第一车辆根据第一座椅数据控制第一座椅。本发明实施了一种从服务端下载不同车辆类型的座椅数据并直接应用的技术方案,不需要手动调节座椅即可实现快速调节座椅,极大的提升了用户驾驶的舒适感。进一步的,本发明还避免了人工反复多次调节,减少了对座椅的损坏,延长了座椅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经济”概念的普及,共享汽车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共享汽车给用户带来了经济性以及便捷性,用户在使用共享汽车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身高和乘坐需要能够自行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前后位置,以此来达到最舒适的乘坐空间。
目前,对车辆座椅的控制不够智能化,需要用户反复调节座椅的位置,以找到能满足需求的最佳姿势,这种方式重复工作量大、调节效率低、导致用户体验度差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对车辆座椅的控制不够智能化、调节效率低以及导致的用户体验度差等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座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移动终端执行,包括:获取用户标识;与第一车辆建立连接;获取第一车辆标识;根据第一车辆标识,获取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车辆的第一座椅的第一座椅数据;以及通过连接将第一座椅数据发送至第一车辆,以使第一车辆根据第一座椅数据控制第一座椅。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与第一车辆建立连接之前还包括:与第一车辆具有相同标识的第二车辆建立连接;获取第二车辆标识和第二车辆的第二座椅数据;以及根据第二车辆标识和用户标识存储第二座椅数据。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二车辆标识和用户标识存储第二座椅数据,还包括:若服务器已经存在第二车辆标识对应的历史第二座椅数据记录,则用第二座椅数据更新历史第二座椅数据记录。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车辆标识包括第二车辆类型,其中,获取第二车辆标识和第二车辆的第二座椅数据还包括:基于连接,提供用于查看与用户标识对应的座椅数据的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已保存的车型座椅按钮;响应于已保存的车型座椅按钮的点击提供包含添加新车型座椅按钮的第二界面,第二界面还包括用于提供已保存的全部车辆类型的座椅数据记录;响应于添加新车型座椅按钮的点击,获取第二车辆的第二座椅数据并提供用于显示第二车辆的第二座椅数据以及创建第二车辆类型的输入框的第三界面;以及响应于对输入框的输入操作,获取第二车辆类型。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界面还包括保存按钮,其中,根据第二车辆标识和用户标识存储第二座椅数据,包括:响应于保存按钮的点击,根据第二车辆类型和用户标识保存第二车辆的第二座椅数据。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若服务器已经存在第二车辆标识对应的历史第二座椅数据记录,则用第二座椅数据更新服务器中保存的历史第二座椅数据记录包括:响应于获取的第二车辆类型、用户标识和第二座椅数据提供用于更新历史第二座椅数据记录的第四界面,其中第四界面包括历史第二座椅数据记录、第二座椅数据以及更新按钮;响应于更新按钮的点击,用第二座椅数据更新服务器中保存的历史第二座椅数据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悟空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悟空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3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