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兵穿戴式便携超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1993.5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5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费翔;吴洁;鹿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融医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A61M19/00;A61M5/20;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冷红梅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兵 穿戴 便携 超声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兵穿戴式便携超声系统以及控制方法,其中涉及的一种单兵穿戴式便携超声系统,包括穿戴式语音输入模块,向可穿戴式主控模块输入语音控制指令;可穿戴式主控模块,对接收到的语音控制指令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向无线超声探头模块发送控制指令,或根据分析结果向遥控自动注射器模块发送控制指令;遥控自动注射器模块,根据控制指令执行自动给药和取样操作;无线超声探头模块,控制指令获取射频信号,并将获取的射频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式主控模块;可穿戴式主控模块,接收并处理无线超声探头模块发送的射频信号,得到图像信息,并将得到的图像信息发送至头戴式显示模块;头戴式显示模块,显示可穿戴式主控模块发送的图像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超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兵穿戴式便携超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便携式超声装备由于体积小、快速机动、操作便捷、适于床旁开展检查等优势在战时作为首选影像技术在创伤诊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应用价值也受到世界军事医学的认可。
野战条件下的战伤救治具有环境恶劣、伤员集中、伤情复杂等特征,因此需要运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完成大量伤员的救治,做好快速诊治、分类及后送等任务。虽然超声设备在快速诊治、分类及后送的各环节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便携式超声设备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化战场复杂多变的救治任务,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1. 战时医疗工作场地的环境恶劣、复杂多变,目前超声装备的便携性、快速响应性、野战场景适应性均不能很好满足战时工作场景。
2. 目前便携式超声装备不适于战时单兵完成超声操作的特殊要求,这不仅影响伤员救治率,而且影响战术动作,降低单兵战斗力。
3. 现代化战争伤情复杂,对超声装备的诊疗功能、远程通讯等提出新要求。
所以,现代野战场景急需一种单兵可穿戴的便携式超声诊断系统,满足设备体量小、远程协同诊疗、快速响应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单兵穿戴式便携超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很好满足环境多变的野战场地,实现单兵操作的工作模式,从而提高伤员的救治率和军队战斗力。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兵穿戴式便携超声系统,包括可穿戴式主控模块、头戴式显示模块、无线超声探头模块、穿戴式语音输入模块、遥控自动注射器模块;所述可穿戴式主控模块分别与头戴式显示模块、无线超声探头模块通过高速速度链路连接,所述可穿戴式主控模块分别与穿戴式语音输入模块、遥控自动注射器模块通过低速数据链路连接;
穿戴式语音输入模块,用于向可穿戴式主控模块输入语音控制指令;
可穿戴式主控模块,用于接收穿戴式语音输入模块输入的语音控制指令,并对接收到的语音控制指令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向无线超声探头模块发送控制指令,或根据分析结果向遥控自动注射器模块发送控制指令;
遥控自动注射器模块,用于接收可穿戴式主控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执行自动给药和取样操作;
无线超声探头模块,用于接收可穿戴式主控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获取射频信号,并将获取的射频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式主控模块;
可穿戴式主控模块,还用于接收并处理无线超声探头模块发送的射频信号,得到图像信息,并将得到的图像信息发送至头戴式显示模块;
头戴式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可穿戴式主控模块发送的图像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超声探头模块包括:
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扫描信号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波束合成模块,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对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波束合成和并行波束的处理,得到射频信号;
数据压缩模块,与波束合成模块连接,用于对得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无损压缩,得到压缩后的射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融医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聚融医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1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