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及其3D打印成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79574.8 | 申请日: | 202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6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余有根;冯斌;李儒强;王玉梅;张书轼;廖健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刚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622 | 分类号: | C04B35/622;C04B35/10;C04B35/64;C04B35/638;C04B35/634;B33Y70/10;B33Y80/00;B33Y10/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素兰;王建宇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陶瓷膜 陶瓷 封套 及其 打印 成型 方法 | ||
1.一种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的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陶瓷浆料;
将所述陶瓷浆料注入3D打印设备中,打印得到陶瓷封套生坯;
所述陶瓷封套生坯进行干燥、排胶、高温烧成,得到成品;
所述陶瓷浆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陶瓷粉75~80份、光敏树脂预聚体20~25份、第一分散剂0.2~0.5份和光引发剂0.2~0.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的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陶瓷浆料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陶瓷粉;
将所述陶瓷粉与光敏树脂预聚体、第一分散剂、光引发剂混合后进行研磨、过筛处理后得到陶瓷浆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的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处理中,转速为400~500r/min,研磨时间为2~5h;
所述过筛处理中,筛网目数为80~200目;
所述陶瓷浆料的粘度为1~2Pas。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的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陶瓷粉包括以下步骤:
将82~97份氧化铝、1~15份高岭土、1~5份氧化钛和0.2~0.5份第二分散剂按质量比例混合,得到第一粉体;
将所述第一粉体和水混合后进行研磨、过筛、干燥处理后得到陶瓷粉;
其中,所述第二分散剂包括聚乙二醇、聚羧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组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的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包括第一氧化铝、第二氧化铝和第三氧化铝,所述第一氧化铝为粒径为8~12μm的氧化铝,所述第二氧化铝为粒径为4~7μm的氧化铝,所述第三氧化铝为粒径为1~3μm的氧化铝,所述第一氧化铝、第二氧化铝和第三氧化铝的质量比为(5~6):(1~2):(3~4)。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的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粉体的加入量:水的加入量=(5~7):(3~5);
将所述第一粉体和水混合后进行研磨、过筛、干燥处理后得到陶瓷粉的过程中,所述研磨处理中,转速为400~500r/min,研磨时间为2~5h;
所述过筛处理中,筛网目数80~200目;
所述干燥处理中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所述喷雾干燥器的进口热风温度为150~200℃,雾化压力为0.5~1MPa;
所述陶瓷粉的含水率为3~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的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树脂预聚体包括丙烯酸酯和/或聚氨酯;
所述第一分散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或聚丙烯酸钠;
所述光引发剂包括安息香及其衍生物、苯乙酮衍生物、三芳基硫铃盐中的一种或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的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封套生坯的干燥工艺为:80~120℃下干燥3~5h;
排胶工艺为: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600~800℃,保温2~5h;
高温烧成工艺为:以2~5℃/min的速度升温至1300~1600℃,保温1~2h。
9.一种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的3D打印成型方法制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封套设有开口面,所述开口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陶瓷膜边缘的卡槽,所述卡槽形状与所述陶瓷膜片边缘形状相适配;
所述卡槽的一端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远离所述开口面,并与所述卡槽相连通;
所述卡槽的两侧设有灌胶槽,所述灌胶槽沿所述卡槽的两侧设置,并与所述卡槽相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陶瓷膜的陶瓷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槽呈V字形,所述灌胶槽与所述卡槽的连接处设有倒角,所述灌胶槽与所述开口面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所述灌胶槽的内表面设有凹凸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刚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刚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95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度可分离卷积电路
- 下一篇:一种测试温度校验治具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