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面板自动抛光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8907.5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2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尚林 |
主分类号: | B24B29/06 | 分类号: | B24B29/06;B24B27/00;B24B41/02;B24B47/06;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石延雪 |
地址: | 318014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面板 自动 抛光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抛光打磨自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面板自动抛光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抛光水平移动电缸、抛光水平移动支架、抛光升降定位气缸、抛光升降定位板和抛光驱动组件;抛光水平移动支架纵向设置在抛光水平移动电缸的移动部上,抛光升降定位气缸纵向设置在抛光水平移动支架的下部,抛光升降定位气缸的顶部与抛光升降定位板的底部连接,抛光驱动组件包括抛光驱动支撑架、抛光驱动固定板、第一抛光模块和第二抛光模块;抛光驱动支撑架水平设置在抛光升降定位板的前部,抛光驱动固定板设置在抛光驱动支撑板的底部,第一抛光模块和第二抛光模块设置在抛光驱动固定板左右两侧。本专利的优点是对两块金属面板同时进行抛光加工,提升抛光效率和抛光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抛光打磨自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面板自动抛光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面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打磨和抛光加工,从而来保证金属面板表面的平整和光洁度。
现有的打磨抛光加工装置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7717725A,公告日20180223)中公开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平面打磨抛光总装,包括打磨组装、抛光组装和产品输送带,所述打磨组装包括打磨机架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打磨机架组件上用于对笔记本电脑平面进行打磨的打磨旋转机构,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抛光机架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抛光机架组件上用于对笔记本电脑平面进行抛光的抛光旋转机构,所述打磨旋转机构和所述抛光旋转机构之间设置上料输送机构,所述产品输送带输送被所述抛光旋转机构抛光后的笔记本电脑。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平面打磨抛光总装,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安全性和精准性,机器的使用寿命长,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了高效率、高质量的笔记本电脑平面打磨抛光工作。
目前的金属面板自动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现有的金属面板在输送加工过程中都是单线输送加工,这样不仅需要占用较大的设备空间,还需要将金属面板进行频繁来回的输送,容易在输送过程中金属面板损坏;(二)现有的金属面板载具无法与输送装置进行相配合,只是简单的将金属面板放置在金属面板载具进行限位,也没有与金属面板载具相配合的装置将金属面板稳定的进行固定,从而导致在金属面板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造成加工质量下降;(三)现有的打磨装置仅仅只是直接将一块金属面板进行一次打磨,这样打磨出来的金属面板精度较低,并且也会出现一次无法完全打磨至要求精度的问题,不仅打磨效率较慢并且质量也低;(四)现有的金属面板在加工完成后没有进行清洁处理,而是后续统一进行处理,这样大大增加了后续清洁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尤其是现有的抛光装置仅仅只能对一块金属面板进行抛光加工,抛光的效率较低,并且在抛光过程中无法精确的进行定位,从而导致金属面板的抛光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金属面板自动抛光质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抛光装置,该装置通过抛光水平移动电缸和抛光升降定位气缸实现自动定位,并通过抛光驱动组件同时对两块金属面板进行抛光加工,提升抛光效率和抛光质量。
为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金属面板自动抛光装置,该装置包括抛光水平移动电缸、抛光水平移动支架、抛光升降定位气缸、抛光升降定位板和抛光驱动组件;抛光水平移动电缸水平设置在机架上,抛光水平移动支架纵向设置在抛光水平移动电缸的移动部上,抛光升降定位气缸纵向设置在抛光水平移动支架的下部,抛光升降定位气缸的顶部与抛光升降定位板的底部连接,且抛光升降定位板通过两条抛光升降定位滑轨设置在抛光水平移动支架上;抛光驱动组件包括抛光驱动支撑架、抛光驱动固定板、第一抛光模块和第二抛光模块;抛光驱动支撑架水平设置在抛光升降定位板的前部,抛光驱动固定板设置在抛光驱动支撑板的底部,第一抛光模块和第二抛光模块设置在抛光驱动固定板左右两侧。
作为优选,抛光驱动固定板的截面呈凸字形。
作为优选,第一抛光模块和第二抛光模块倾斜对称设置在抛光驱动固定板左右两侧,且第一抛光模块和第二抛光模块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尚林,未经张尚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8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