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按键整体拆卸清理的组合式折叠键盘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8900.3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5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邹嘉逸;张清;龙飞;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陈铄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按键 整体 拆卸 清理 组合式 折叠 键盘 | ||
本发明涉及折叠键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按键整体拆卸清理的组合式折叠键盘,包括下防护盖,下防护盖的一侧铰接连接有上防护盖,下防护盖和上防护盖的前后两表面均设置有手柄圆盘,下防护盖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一,两个矩形滑块一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曲柄连杆一,曲柄连杆一远离矩形滑块一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左键盘;本发明是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使移动滑板带动导向推杆另一端上的支撑垫板条进行转动,从而改变对应下防护盖和上防护盖的支撑角度,进而达到改变键盘的倾斜角度,故而通过转动传动连杆的方式来达到适应不同人的键盘摆放习惯,解决存在的现有键盘底面支撑件支撑角度固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键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按键整体拆卸清理的组合式折叠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人们的办公方式也正在逐步发生转变,在候车室、咖啡厅、列车上,人们可以通过笔记本、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各种智能终端进行办公,而键盘是用于操作计算机设备运行的一种指令和数据输入装置,也指经过系统安排操作一台机器或设备的一组功能键(如打字机、电脑键盘)。
在公告号为CN110196644A中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键盘,包括:柔性材料外壳,折叠机构和键盘主体,所述键盘主体沿着水平中轴线方向分为上下对称的键盘区域,所述键盘主体沿着垂直中轴线方向分为左右对称的键盘区域,所述上下对称的键盘区域通过所述折叠机构连接,所述左右对称的键盘区域之间留有预设宽度的间隙,所述柔性材料外壳从所述键盘主体底部包裹所述键盘主体;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键盘解决了现有便携式键盘的便携性、舒适性不足的问题;但是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之处:折叠后键盘按键之间相互挤压,按键内部的零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接触部位极易造成变形,同时按键之间在运输的过程中相互摩擦,使按键表面产生磨损,而折叠后的键盘仍然暴露在空气中,极易与空气中的灰尘接触,极易使按键上吸附有大量的灰尘,影响按键的正常使用,且不能对键盘进行保护,极易造成键盘磕碰损坏,此外,每个人对键盘的摆放有着不同的习惯,现有的键盘底面支撑件支撑角度固定,影响使用人对键盘的使用感受,进而影响人的使用舒适度。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使移动滑板带动导向推杆另一端上的支撑垫板条进行转动,从而改变对应下防护盖和上防护盖的支撑角度,进而达到改变键盘的倾斜角度,故而通过转动传动连杆的方式来达到适应不同人的键盘摆放习惯,解决存在的现有键盘底面支撑件支撑角度固定的问题;将下防护盖和上防护盖转动合并,而在合并后的左键盘和右键盘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使左键盘和右键盘不会发生接触,故而既能达到对键盘进行防护的效果,又能达到方便对键盘进行折叠收藏和防积灰的效果,解决存在的折叠后键盘按键之间相互挤压和按键内部的零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接触部位极易造成变形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按键整体拆卸清理的组合式折叠键盘,包括下防护盖,所述下防护盖的一侧铰接连接有上防护盖,所述下防护盖和上防护盖的前后两表面均设置有手柄圆盘,所述下防护盖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一,两个所述矩形滑块一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曲柄连杆一,所述曲柄连杆一远离矩形滑块一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左键盘,且左键盘与下防护盖相互配合,所述上防护盖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二,两个所述矩形滑块二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曲柄连杆二;
所述曲柄连杆二远离矩形滑块二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右键盘,所述下防护盖和上防护盖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块,所述下防护盖和上防护盖的内部均设置有传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远离手柄圆盘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下防护盖的内壁相互配合,所述螺纹杆远离传动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蜗杆,所述固定蜗杆远离同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固定蜗杆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调节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8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