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分绕线双半环PCB罗氏线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7691.0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2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涛;曹博源;刘亚东;盛戈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分绕线双半环 pcb 线圈 装置 | ||
1.一种差分绕线双半环PCB罗氏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PCB印刷板(1)、第二PCB印刷板(2),所述的第一PCB印刷板(1)、第二PCB印刷板(2)均为半环形的差分绕线印刷板(3),所述的差分绕线印刷板(3)上设有绕线(4),
沿所述差分绕线印刷板(3)的内边逆时针依次开设有多个第一绕线孔(5),沿所述差分绕线印刷板(3)的外边逆时针依次开设有多个与第一绕线孔(5)一一对应的第二绕线孔(6),第奇数个所述第一绕线孔(5)、第二绕线孔(6)为顺绕过孔,第偶数个所述第一绕线孔(5)、第二绕线孔(6)为回绕过孔,所述差分绕线印刷板(3)的逆时针起点处开设有绕线起点(7)和绕线终点(8),所述差分绕线印刷板(3)的逆时针终点处开设有换向绕线孔(9),
所述的绕线(4)的起始端与绕线起点(7)连接,所述绕线(4)沿逆时针依次穿过第一绕线孔(5)、第二绕线孔(6)中的顺绕过孔后穿过换向绕线孔(9),然后顺时针依次穿过第一绕线孔(5)、第二绕线孔(6)中的回绕过孔后与绕线终点(8)连接,
所述的第一PCB印刷板(1)沿半环截面的中轴线水平翻转180度后得到所述第二PCB印刷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绕线双半环PCB罗氏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绕线印刷板(3)上沿逆时针方向每三个第一绕线孔(5)为一组内边孔组(10),每个内边孔组(10)中的三个第一绕线孔(5)与差分绕线印刷板(3)圆心的距离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分绕线双半环PCB罗氏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内边孔组(10)中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一绕线孔(5)与差分绕线印刷板(3)圆心的距离依次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分绕线双半环PCB罗氏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内边孔组(10)中,第一个第一绕线孔(5)与差分绕线印刷板(3)圆心的距离为25.5mm,第二个第一绕线孔(5)与差分绕线印刷板(3)圆心的距离为26.5mm,第三个第一绕线孔(5)与差分绕线印刷板(3)圆心的距离为27.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绕线双半环PCB罗氏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绕线印刷板(3)上沿逆时针方向每两个第二绕线孔(6)为一组外边孔组(11),每个外边孔组(11)中的两个第二绕线孔(6)与差分绕线印刷板(3)圆心的距离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差分绕线双半环PCB罗氏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外边孔组(11)中第一个、第二个第二绕线孔(6)与差分绕线印刷板(3)圆心的距离依次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差分绕线双半环PCB罗氏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外边孔组(11)中,第一个第二绕线孔(6)与差分绕线印刷板(3)圆心的距离为36.5mm,第二个第二绕线孔(6)与差分绕线印刷板(3)圆心的距离为3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绕线双半环PCB罗氏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分绕线印刷板(3)的内径为24mm,所述差分绕线印刷板(3)的外径为39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绕线双半环PCB罗氏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分绕线印刷板(3)的厚度为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绕线双半环PCB罗氏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罗氏线圈装置还包括导线(12),所述的第一PCB印刷板(1)、第二PCB印刷板(2)的绕线终点(8)通过导线(12)连接,两个所述绕线起点(7)为罗氏线圈装置的信号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76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