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连接结构及地下综合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77218.2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9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肖勇;胡彧倩;陈乐;孙勇敢;杨海生;黄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5/74;E02D31/02;E02D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综合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连接结构及地下综合管廊,连接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管廊和钢制波纹管廊,钢筋混凝土管廊朝向钢制波纹管廊一端设有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内壁与钢筋混凝土管廊内壁大小对应,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外壁尺寸大于对应的钢筋混凝土管廊外壁;钢制波纹管廊朝向钢筋混凝土管廊一端设有钢制管廊连接段;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自由端端面固定有环形钢‑砼隔板以覆盖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自由端端面,钢制管廊连接段自由端与钢‑砼隔板端面对应固定,从而实现钢筋混凝土管廊和钢制波纹管廊的连接。该连接结构能有效实现钢筋混凝土管廊和钢制波纹管廊的连接,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连接结构及地下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地下空间的集约性、复合性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下综合管廊能将供水、通信、电力、燃气、热力等各类市政管线容纳于一体,有效解决了城市中管线的布置和运维问题,避免了城市道路反复开挖的现象。
近年来,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发展迅速,各地综合管廊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迅速展开,相关的设计、施工和技术标准逐渐完善。我国现有综合管廊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管廊和钢制波纹管廊两类。钢筋混凝土管廊的截面形式多样、承载力较高、耐久性和抗火性较好,其运用更为广泛。钢筋混凝土管廊成型后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但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或承受地震作用时,钢筋混凝土管廊适应变形的能力较弱,结构易受损。钢制波纹管廊具有工程造价低、施工环保、安装速度快、受力性能优越、适应变形的能力强适合复杂地质条件的特点,发展前景广阔。
为了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建设要求,将上述两类地下综合管廊组合起来使用是一种很好的地下综合管廊解决方案。但是怎样实现钢筋混凝土管廊和钢制波纹管廊的有效连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连接结构及地下综合管廊,该连接结构能有效实现钢筋混凝土管廊和钢制波纹管廊的连接,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连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管廊和钢制波纹管廊,所述钢筋混凝土管廊朝向钢制波纹管廊一端设有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内壁与钢筋混凝土管廊内壁大小对应,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外壁尺寸大于对应的钢筋混凝土管廊外壁,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一端与钢筋混凝土管廊对应连接且钢筋混凝土管廊和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的内壁对应平齐;所述钢制波纹管廊朝向钢筋混凝土管廊一端设有钢制管廊连接段,钢制管廊连节段一端与钢制波纹管廊对应连接;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自由端端面固定有环形钢-砼隔板以覆盖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自由端端面,所述钢-砼隔板的内沿与钢筋混凝土管廊内壁对应平齐,所述钢制管廊连接段自由端与钢-砼隔板端面对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钢筋混凝土管廊和钢制波纹管廊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砼隔板通过预埋在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的若干连接件固定在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端面,所有连接件均匀分布在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自由端面。
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栓和预应力锚具,所述预应力锚具由预应力钢筋和锚固螺母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与钢筋混凝土管廊一体浇筑成型。
进一步地,钢制波纹管廊和钢制管廊连接段一体成型制成。
进一步地,靠近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自由端的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外壁上预埋有环形连接板,且连接板部分凸出对应的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外壁;钢制波纹管廊和钢制管廊连接段连接处设有环形端板,端板内沿与钢制管廊连接段外壁对应固定,在连接板和端板之间设有若干封板,每块封板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端板外沿固定连接,且封板的内侧与对应的钢筋混凝土管廊突扩段外壁紧贴,从而在钢-砼隔板和端板之间的钢制管廊连接段外侧形成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7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