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微米棒状碳酸钴复合石墨烯高性能储锂材料及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6948.0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0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舜;赵世强;费佳敏;金辉乐;黄磊;林幸胜;金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朱海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米 碳酸 复合 石墨 性能 材料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亚微米棒状碳酸钴复合石墨烯高性能储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可溶性钴盐、碱溶于水中搅拌反应,反应完后将反应液中的固体分离出来并进行洗涤后得到前驱体颗粒;
S2.将步骤S1得到的前驱体颗粒与石墨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小分子有机酸搅拌反应,然后密封到反应釜中,放到烘箱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弃去反应釜内的上清液,产物经洗涤、干燥即得亚微米棒状碳酸钴复合石墨烯高性能储锂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微米棒状碳酸钴复合石墨烯高性能储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钴盐为硫酸钴、硝酸钴、氯化钴、乙酸钴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微米棒状碳酸钴复合石墨烯高性能储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微米棒状碳酸钴复合石墨烯高性能储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微米棒状碳酸钴复合石墨烯高性能储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有机酸为柠檬酸、抗坏血酸、天门冬氨酸或水杨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微米棒状碳酸钴复合石墨烯高性能储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前驱体颗粒与石墨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小分子有机酸搅拌反应10~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微米棒状碳酸钴复合石墨烯高性能储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烘箱中反应温度为110~1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微米棒状碳酸钴复合石墨烯高性能储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烘箱中反应时间为0.5~18h。
9.含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亚微米棒状碳酸钴复合石墨烯高性能储锂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称取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亚微米棒状碳酸钴复合石墨烯材料、乙炔黑和海藻酸钠,加入一定量蒸馏水,混合均匀,研磨搅拌成浆糊状,涂布在集流体上;
(B) 将涂好的集流体进行干燥、切片、组装,即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69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桩安装L型棱镜的装置
- 下一篇:有机硅触体回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