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流纺纯棉双色纱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5897.X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9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张高倩;徐红;杜立新;王广武;张建祥;马晓琪;翟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3/854;D06P5/10;D06P5/22;D02G3/04 |
代理公司: |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 | 代理人: | 任永哲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流 纯棉 纱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纺纱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流纺纯棉双色纱线的制备方法。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和助剂对粗纱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粗纱;改性粗纱与棉条进行涡流纺纱,得到涡流纺纱线;涡流纺纱线依次进行无盐无碱染色、纯棉纱线染色和后处理,得到涡流纺纯棉双色纱线。本发明环保,简便,改变了传统色纱颜色的单一性,改善了色纺纱的复杂生产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纱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流纺纯棉双色纱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社会的文化多元化,使得年轻人追求舒适的同时,更注重不同场合的适宜性及富有个人特色的着装风格。双色纱越来越受到广大客户的喜爱,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应从服装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入手,双色纱的生产方式多种多样,例如:
中国专利CN104099694A公开一种涡流纺纺制AB纱的方法,包括将须条A和须条B分别经导条架喂入涡流纺双孔导条器,然后经给棉罗拉、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和涡流纺锭后,最后经输出罗拉和电子清纱器后卷绕在纱筒上,制成纱线;其中,须条A为熟条,定量为12~20克/5米;须条B为熟条或粗纱,须条B为熟条时,定量为12~20克/5米;须条B为粗纱时,定量为3.0~8.0克/10米,粗纱捻系数为60~135;须条A与须条B为不同颜色。此专利中A、B分别为不同颜色,A为熟条,B为熟条或粗纱,简单说就是两根粗纱同向同步牵伸加捻形成一根细纱即麻花状风格的AB纱。该专利中所述的AB双色纱是在纺纱时借助于两个不同颜色的须条实现,由于两个须条均带有颜色,品种更换时如果清除不彻底极容易导致下一个品种的沾污。
中国专利CN103088498A公开一种差异化可染棉纱的制作方法,包括制备阳离子改性棉花和阴离子改性改性棉花,最后将制备的阳离子改性棉花和阴离子改性棉花混纺成纱。此专利需要对棉花分别进行阳离子改性和阴离子改性,分别改性的形式虽然能够赋予纱线差异化可染性,但是生产加工流程长且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CN101343798A公开一种段彩混色花式纱的制作方法,将不同改性程度的改性棉纤维和其他有色纤维混合后纺成段彩白纱,然后通过对段彩白纱进行染整加工一次性染出段彩混色花式纱的效果。该专利纺纱时采用须条,采用一次染色形成白色与彩色相间的纱线,色彩较为单调。
目前,亟需提供一种环保、简便的涡流纺纯棉双色纱线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流纺纯棉双色纱线的制备方法,环保,简便,改变了传统色纱颜色的单一性,改善了色纺纱的复杂生产流程。
本发明所述的涡流纺纯棉双色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和助剂对粗纱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粗纱;
(2)改性粗纱与棉条进行涡流纺纱,得到涡流纺纱线;
(3)涡流纺纱线依次进行无盐无碱染色、纯棉纱线染色和后处理,得到涡流纺纯棉双色纱线。
步骤(1)中所述的粗纱的定重为5-15g/10m。
步骤(1)中所述的粗纱为纯棉粗纱。
步骤(1)中所述的阳离子改性剂为具有环氧基的阳离子改性剂,优选为阳离子改性剂S-Quata889(上海志浦)。
步骤(1)中所述的助剂为渗透剂和氢氧化钠,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渗透剂,优选为渗透剂WAM(鲁瑞化工);阳离子改性剂的用量为粗纱质量的10-30%,渗透剂的用量为2-5g/L,氢氧化钠的用量为6-10g/L。
步骤(1)中所述的改性温度为60-80℃,改性时间为40-90min。
步骤(1)中所述的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和助剂对粗纱进行改性是粗纱在络筒机上卷绕成粗纱筒子,在筒纱染色机中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和助剂对粗纱筒子进行改性,其中,粗纱筒子的个重为0.5-1.2kg,筒纱染色机的泵速为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5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