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铰支座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75006.0 | 申请日: | 2021-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5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翁维素;邵志新;甄茗灿;赵明坤;潘本卿;裴斐;王凯;刘晓东;杜建婷;郭隆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浆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0 | 代理人: | 王龑 |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单向 偏压 试验 支座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铰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试验机加载梁相连的上固定板(9),所述上固定板(9)下端设置有支座式面面传载组件,上述支座式面面传载组件下端为试验的偏压试件(14),下固定板(10)上端设置有支座式面面传载组件,上述支座式面面传载组件上端为试验的偏压试件(14),试验机加载梁施加试验载荷N;试验载荷N通过上固定板(9)、下固定板(10)、偏压试件(14)两端的支座式面面传载组件对试件施加偏心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式面面传载组件包括承压母座(16)和加荷母座(17),所述承压母座(16)、加荷母座(17)之间设置有装配式转动环(3)和加载时与转动环(3)相配合的接触圆弧(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母座(16)包括承压部件(12),所述承压部件(12)下端形成承压上转动环(3-1),所述承压上转动环(3-1)中形成容纳销轴(5)的转动环孔(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荷母座(17)包括加荷部件(13),所述加荷部件(13)上端形成加荷下转动环(3-2),所述加荷下转动环(3-2)中形成容纳销轴(5)的转动环孔(4),所述加荷下转动环(3-2)为平行间隔布设的两个,所述承压上转动环(3-1)置于两个加荷下转动环(3-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件(12)下端形成承压上圆弧(2-1),所述承压上圆弧(2-1)与加荷下转动环(3-2)相对应,加载时,承压上圆弧(2-1)顶住加荷下转动环(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荷部件(13)上端形成加荷下圆弧(2-2),所述加荷下圆弧(2-2)位于加荷下转动环(3-2)之间,且与承压上转动环(3-1)相对应,加载时,加荷下圆弧(2-2)顶住承压上转动环(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件(12)下端处形成上倾的斜坡(1),所述加荷部件(13)下端处形成下倾的斜坡(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件(12)、加荷部件(13)中斜坡(1)的坡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9)下端以及下固定板(10)上端均设置有对承压部件(12)、加荷部件(13)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10.一种用于单向偏压试验的铰支座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ⅰ)安装上固定板
将上固定板(9)有防滑移挡块(6)的一面朝下,螺栓(8)穿过上固定板(9)上的通孔(7),使上固定板(9)固定到试验机加载梁下端;
(ⅱ)安装下固定板
将下固定板(10)放置在试验台座上,调整好位置,螺栓(8)穿过外伸钢板(11)上的通孔(7)使下固定板(10)固定到试验台座上;
(ⅲ)安装铰支座和试件
将铰支座放在下固定板(10)上的防滑移挡块(6)之间,调整好铰支座位置,在铰支座四周做好临时支撑后,进行试验试件吊装;将试件移动到加载梁下方,并调整好位置,下降试验机加载梁,使铰支座夹在上固定板(9)的两防滑移挡块(6)之间,撤出铰支座四周临时支撑;
(ⅵ)进行加载试验
试件进行加载时,由铰支座组成部件销轴承受的剪切力和转动环(3)与圆弧面(2)的面接触传递荷载,避免以线接触传递荷载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以及受力作用点改变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50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