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电缆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4965.0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6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杭士邦;高世宏;周光亚;周国庆;潘环;巫晓光;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蒙特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08;H01B13/22;H01B13/24;H01B7/04;H01B7/18;B60L53/18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汪丹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动汽车 充电 系统 用电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电缆的生产工艺,其首先通过导引机构对三个芯线和一个信号线进行导引,使其相互靠近聚合;而后通过限位机构聚合后的三个芯线和一个信号线进行位置排布和姿态限制,得到电缆内芯;再通过组合机构将阻燃聚丙烯绳与电缆内芯组合,得到电缆主体;而后通过绕包机构将聚酯带绕包于电缆主体上;最后通过外设电缆挤出机在聚酯带的外侧包覆外防护层,冷却后得到电缆成品;本发明通过多股镀锡铜导线绞合制成镀锡铜导体线芯,并利用热塑性弹性体作为绝缘体和外被料,同时在电缆中使用阻燃聚丙烯绳,作为填充材料,提高了电缆整体的柔软性、挠曲性以及机械强度,有效延长了电缆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电缆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电缆在使用时需要经常性的进行弯曲、拖拉,因此常常会发生摩擦、刮擦、压碾等机械损伤。现有的汽车充电电缆其在生产加工时,电缆内各部件的贴合不够紧密,使得生产得到的充电电缆挠曲性以及机械强度不足,内部各部件易在长时间使用时发生转动移位,进一步降低了电缆整体的耐弯折和抗压能力,使得电缆的使用寿命较短,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电缆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电缆的生产工艺,包括电缆内芯,所述电缆内芯包括三个芯线和一个信号线,所述芯线包括镀锡铜导体线芯,所述镀锡铜导体线芯的外壁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电缆内芯的外壁绕包有聚酯带,所述聚酯带的内侧与电缆内芯之间的空隙部填充有阻燃聚丙烯绳,所述聚酯带的外侧包覆有外防护层;所述绝缘层和外防护层均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所述镀锡铜导体线芯由多股镀锡铜导线绞合制成。
该电缆的生产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通过导引机构对三个芯线和一个信号线进行导引,使其相互靠近聚合;
步骤二:通过限位机构聚合后的三个芯线和一个信号线进行位置排布和姿态限制,得到电缆内芯;
步骤三:通过组合机构将阻燃聚丙烯绳与电缆内芯组合,得到电缆主体;
步骤四:通过绕包机构将聚酯带绕包于电缆主体上;
步骤五:完成聚酯带的绕包后,通过外设电缆挤出机在聚酯带的外侧包覆外防护层,冷却后得到电缆成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引机构包括导引台,所述导引台的中部开设有三个呈倒三角形分布的导引腔,三个所述导引腔内壁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弹簧,所述导向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滚轮;
所述导引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弯折导向管,所述弯折导向管靠近导引台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弯折导向管远离导引台的一端水平设置;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内腔由三个下管腔与一个上管腔,所述上管腔的内径略大于下管腔的内径,三个所述下管腔分别与三个导引腔的一端对应设置,一个上管腔与弯折导引管的一端对应设置;
所述限位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推进箱,所述推进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推进电机,所述推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进滚轮,所述推进滚轮的一侧延伸至限位管内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组合机构包括组合对接板,所述组合对接板的中部开设有对接通口,所述对接通口的形状与限位管的内腔形状一致,所述对接通口的边沿开设有若干个导线孔,若干个导线孔的内腔均朝向对接通口的中部倾斜设置;所述组合对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设置为圆台状,所述挤压板的边沿开设有若干个组合口,若干个所述组合口的一端分别与若干个导线孔的一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蒙特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蒙特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4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