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低烟无卤阻燃CR泡棉双面胶及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74015.8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9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墨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6 | 分类号: | C09J7/26;C09J7/30;C09J7/40;C09J133/00;C09J11/04;C09J11/06;C08J9/10;C08L11/00;C08K9/06;C08K5/5313;C08K5/3492;C08K5/053;H01M5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2354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低烟无卤 阻燃 cr 双面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特种粘结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震低烟无卤阻燃CR泡棉双面胶及制备与应用。所述双面胶包括无卤阻燃CR泡棉载体层,载体层双面覆有导热无卤阻燃丙烯酸酯胶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氯丁橡胶、增塑剂、软化油、硫化剂、填充剂、表面修饰的固体阻燃剂、液体阻燃剂、发泡剂和其它功能添加剂经密炼后硫化发泡处理,得到无卤阻燃CR泡棉;将丙烯酸酯胶与稀释溶剂及交联剂制成的胶液与IFR、抑烟剂及导热填料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导热无卤阻燃丙烯酸酯胶;将导热无卤阻燃丙烯酸酯胶贴合于无卤阻燃CR泡棉双面,得到减震低烟无卤阻燃CR泡棉双面胶。本发明双面胶具有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及减震性能。可用于锂离子电池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粘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低烟无卤阻燃CR泡棉双面胶及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便携式产品、备用电源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然而,在长期使用及储存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挤压、穿刺,这会引起锂离子电池燃烧甚至爆炸。开发一种能够保护电池间及连接部位免受挤压、碰撞,以及具备良好导热、阻燃特性的粘结固定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利CN207121561 U公开了一种低密度导热阻燃减震双面胶,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部离型层、中间基材层及下部离型层,所述上部离型层及下部离型层均为格拉辛离型纸或PET离型膜,所述中间基材层包括由压敏胶制作的基材及添加在所述基材内添加的导热填料、阻燃剂、发泡剂及不可燃气体。以解决现有双面胶不能满足阻燃、减震、轻量化等技术缺陷。但其中间基材层采用具有强粘性的耐高温的丙烯酸类、有机硅类或聚氨酯类压敏胶,结合上、下部离型层结构的减震缓冲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低烟无卤阻燃CR泡棉双面胶。本发明的双面胶采用特定CR泡棉作为特定粘结胶层的载体,所得双面胶具有良好的减震、阻燃、导热、绝缘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减震低烟无卤阻燃CR泡棉双面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在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减震低烟无卤阻燃CR泡棉双面胶在电池包(如锂离子电池包)粘接组装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减震低烟无卤阻燃CR泡棉双面胶,包括无卤阻燃CR泡棉载体层,无卤阻燃CR泡棉载体层双面覆有导热无卤阻燃丙烯酸酯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面的导热无卤阻燃丙烯酸酯胶层上还贴附离型膜,所述离型膜采用双塑双硅离型纸。
进一步地,所述卤阻燃CR泡棉载体层的厚度为0.5mm~1mm;所述导热无卤阻燃丙烯酸酯胶层的厚度为0.05mm~0.1mm。
上述减震低烟无卤阻燃CR泡棉双面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无卤阻燃CR泡棉的制备:将氯丁橡胶、增塑剂和软化油加入到混炼机内混炼均匀后投入密炼机内密炼,然后加入硫化剂、填充剂、表面修饰的固体阻燃剂、液体阻燃剂、发泡剂和其它功能添加剂继续密炼;将密炼后的物料排胶降温成型,然后进行硫化发泡处理,得到无卤阻燃CR泡棉;
(2)导热无卤阻燃丙烯酸酯胶的制备:将丙烯酸酯胶与稀释溶剂及交联剂搅拌溶解均匀,得到胶液;然后加入膨胀型阻燃剂(IFR)、抑烟剂及导热填料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导热无卤阻燃丙烯酸酯胶;
(3)将导热无卤阻燃丙烯酸酯胶贴合于无卤阻燃CR泡棉双面,得到减震低烟无卤阻燃CR泡棉双面胶。
进一步地,步骤(1)中各原料重量份配比如下:
氯丁橡胶40~55份;硫化剂3~5份;填充剂8~20份;表面修饰的固体阻燃剂7~18份;液体阻燃剂2~5份;增塑剂1~2份;软化油3~6份;发泡剂2~5份;其它功能添加剂0~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墨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墨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4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