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热电比的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0897.0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7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彭烁;周贤;钟迪;姚国鹏;黄永琪;安航;白烨;蔡浩飞;王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18/00;F25B15/06;G21C15/12;F24D10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宇鸽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核电 机组 联产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大热电比的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堆(1)、蒸汽换热器(2)、吸收式热泵和热网加热器(6);
反应堆(1)的气体出口与蒸汽换热器(2)热端进口连接,蒸汽换热器(2)热端出口与吸收式热泵的高温热源端进口连接,吸收式热泵的高温热源端端出口连接热网蒸汽换热器(6)的热端进口,热网蒸汽换热器(6)的冷端连接有热网水,热网蒸汽换热器(6)的热端出口连接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端进口,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端出口连接反应堆(1)的气体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热电比的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蒸汽换热器(2)的冷端内设置有蒸汽,蒸汽换热器(2)的冷端出口连接有透平(3)进口,透平(3)的排汽出口连接有凝汽器(4)热端进口,凝汽器(4)热端出口与蒸汽换热器(2)的冷端进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热电比的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凝汽器(4)热端出口与蒸汽换热器(2)的冷端进口之间连接有给水蒸汽换热器(5)冷端,给水蒸汽换热器(5)热端进口连接有透平(3)的抽汽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热电比的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式热泵包括第一热交换器(7)、第二热交换器(8)、蒸发器(9)和吸收器(10);第一热交换器(7)的高温热源端进口与蒸汽换热器(2)热端出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7)的高温热源端出口连接热网蒸汽换热器(6)的热端进口,第一热交换器(7)制冷剂出口端依次连接第二热交换器(8)的热端、蒸发器(9)的冷端和吸收器(10)的溶液进口;热网蒸汽换热器(6)的热端出口连接蒸发器(9)的低温热源端进口,蒸发器(9)的低温热源端出口连接反应堆(1)的气体进口;第一热交换器(7)的溶液出口连接吸收器(10)的溶液进口,吸收器(10)的溶液出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7)的溶液进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热电比的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器(10)的冷端进口连接有热网回水管道,吸收器(10)的冷端出口连接有第二热交换器(8)的冷端进口,第二热交换器(8)的冷端出口连接热网供水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热电比的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热交换器(8)的热端和蒸发器(9)的冷端之间设置有流量阀(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热电比的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器(10)的溶液出口和第一热交换器(7)的溶液进口之间设置有加压泵(1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热电比的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式热泵内的溶液为溴化锂溶液。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大热电比的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从反应堆(1)出来的高温氦气进入蒸汽换热器(2)热端,对蒸汽换热器(2)冷端进行加热,蒸汽换热器(2)热端出口的氦气进入吸收式热泵的高温热源端,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高温热源,高温热源端出口的氦气进入热网蒸汽换热器(6),加热热网回水,热网蒸汽换热器(6)出口的氦气进入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端,作为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再回到反应堆(1)吸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大热电比的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反应堆(1)出来的高温氦气进入蒸汽换热器(2)热端,对蒸汽换热器(2)冷端的蒸汽进行加热,产生高温蒸汽用于驱动透平(3)做功发电,透平(3)的排汽进入凝汽器(4)冷凝,然后进入给水蒸汽换热器(5)被透平(3)抽汽预热,然后再回到蒸汽换热器(2)被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08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检试纸条和检测试剂盒
- 下一篇:深井泵及其电机屏蔽套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