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外天体穿透器总体参数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9256.3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9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彬;钱成;左易;王鑫剑;陈粤海;郭芸芸;邓李圣;聂献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赵以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体 穿透 总体 参数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外天体穿透器总体参数设计方法,包括:确定穿透器设计输入参数;探测载荷质量、尺寸、功率、工作时间、数据量;通信模块质量、尺寸、通信时间、功率;控制器质量、尺寸、工作时间、功率;热控功率、热控功耗;电池组总容量、质量、尺寸;穿透器侵彻级外形参数,侵彻初始速度、侵彻级壳体质量;穿透器姿控动力系统重量;穿透器轨控动力总冲,穿透器轨控动力质量、推力偏差、推力线偏斜、推力线横移;姿控动力总冲;根据姿控动力总冲,重新确定穿透器姿控动力系统重量;开展穿透星壤过程动力学仿真;本发明可实现地外天体穿透器快速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地外天体穿透器总体参数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地外天体穿透式探测器作为地外天体表面原位探测的重要方式,各航天大国纷纷开展相关研究。而目前穿透器均针对穿透器某一分系统,如结构构型、抗高过载、能源、制导控制等开展研究,未见穿透器总体方案设计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外天体穿透器总体参数设计方法,本发明可实现地外天体穿透器快速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外天体穿透器总体参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穿透器设计输入参数,包括投放方式、飞行距离、质量及尺寸约束、穿透深度、星壤力/热/电学参数、原位探测目标、通信模式;
(2)根据所述原位探测目标,确定探测载荷功能及性能指标参数,开展探测载荷集成设计,进而确定所述探测载荷质量m1、尺寸、功率p1、工作时间t1、数据量;
(3)根据通信模式、穿透深度及星壤电学参数,结合步骤(2)中确定的探测数据量,开展通信模块数据链设计、天线设计、基带及射频前端设计、通信模块结构设计,进而确定通信模块质量m2、尺寸、通信时间t2、功率p2;
(4)根据穿透器投放方式、飞行距离、环境条件、落点速度及精度,初步确定穿透器姿轨控动力方案、导航方案,方案确定后可以开展控制器导航组件、主控电路、供电电路、驱动电路模块设计,最终确定控制器质量m3、尺寸、工作时间t3、功率p3;
(5)根据步骤(2)、(3)确定的探测时间t1、通信时间t2,结合星壤热学参数及外界环境条件,开展穿透器整器热学设计,即可初步确定热控功率p4、热控功耗w4=p4(t1+t2);
(6)根据步骤(2)、(3)、(4)、(5)中确定的探测载荷功耗w1=p1t1、通信模块功耗w2=p2t2、控制器功耗w3=p3t3、热控功耗w4,结合姿轨控动力装置、探测载荷、控制器所需的供电电压体制,开展单体电池选型及电池组串并联方案设计,最终可确定电池组总容量w=w1+w2+w3+w4、质量m4、尺寸;
(7)根据步骤(2)、(4)、(6)确定出的各部件质量及包络尺寸,结合穿透深度、星壤力学参数边界条件,利用侵彻经验公式及工程经验,并开展侵彻仿真优化校核分析,初步确定穿透器侵彻级外形参数,包括直径D、壁厚b、长度L、侵彻头曲率比CRH;并确定侵彻初始速度V、侵彻级壳体质量m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9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