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7090.1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7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祖军;赵岚;阴向阳;乔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付金浩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产品 寿命 周期 bom 演化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涉及产品管理技术领域,解决了传递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无法保证、信息及时共享/反馈难以及产品装配过程中无法及时纠错的技术问题;包括数据分类模块、发次BOM管理模块、实物BOM管理模块和装配管理模块;数据分类模块用于对采集的业务执行数据进行BOM类别识别;当识别到制造BOM数据时,所述发次BOM管理模块用于将制造BOM数据转换为发次BOM数据;所述实物BOM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发次BOM数据进行零部件配套,得到实物BOM数据;装配管理模块用于自动校验零配件的技术状态,当接收到装配相关信息更改时,发送提醒信号至装配现场的工作人员,防止装配出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新产品推出速度的加快,原有的产品信息管理体系和研发流程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行的业务需求;面对机遇和挑战促,使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策略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人们已经认识到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对企业作为一个集成系统运行的重要性;可以认为,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是适用于企业过程、组织方式的技术,具有强烈的企业运行模式的背景;
然而产品的寿命周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根据产品不同演化阶段来确定的,一般来讲,根据产品演化过程可以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需求BOM、设计BOM、制造BOM、质量BOM、实物BOM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特定的活动、产生相应的信息、涉及到相关的人员和部门,这些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无法保证,信息及时共享/反馈难,同时产品装配过程中无法及时纠错,防止现场在制品废品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实现从产品协同、工艺规划、生产规划、制造执行到生产交付的全过程BOM数据流转及业务应用;通过唯一编码,实现数据在传递过程中的一致性,做到信息及时共享/反馈;当接收到装配相关信息更改时,发送提醒信号至装配现场的工作人员,防止装配出错,提高装配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分类模块、发次BOM管理模块、实物BOM管理模块和装配管理模块;
所述数据分类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业务执行数据进行BOM类别识别;当数据分类模块识别到制造BOM数据时,所述发次BOM管理模块用于将制造BOM数据转换为发次BOM数据;其中转换内容包括:零部件的基本属性信息、关系信息以及结构信息;
所述实物BOM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发次BOM数据进行零部件配套,然后基于产品配套单信息以及发次BOM结构,将实物信息装配次信息写入BOM,基于投产批次及零部件序列号生成实物零件,得到实物BOM数据;
当实物BOM管理模块进行零部件配套时,装配管理模块用于自动校验零配件的技术状态,当接收到装配相关信息更改时,发送提醒信号至装配现场的工作人员,防止装配出错;
在BOM演化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对提醒信号进行监测,判断是否需要对装配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轮换。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模块的具体工作步骤为:
在监测到提醒信号时自动倒计时;倒计时时长为T2时间,T2为预设值;在倒计时阶段继续对提醒信号进行监测,若产生新的提醒信号,则倒计时自动归为原值,重新按照T2进行倒计时;否则倒计时归零,停止计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7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