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7090.1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7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祖军;赵岚;阴向阳;乔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付金浩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产品 寿命 周期 bom 演化 管理 系统 | ||
1.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分类模块、发次BOM管理模块、实物BOM管理模块和装配管理模块;
所述数据分类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业务执行数据进行BOM类别识别;当数据分类模块识别到制造BOM数据时,所述发次BOM管理模块用于将制造BOM数据转换为发次BOM数据;其中转换内容包括:零部件的基本属性信息、关系信息以及结构信息;
所述实物BOM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发次BOM数据进行零部件配套,然后基于产品配套单信息以及发次BOM结构,将实物信息装配次信息写入BOM,基于投产批次及零部件序列号生成实物零件,得到实物BOM数据;
当实物BOM管理模块进行零部件配套时,装配管理模块用于自动校验零配件的技术状态,当接收到装配相关信息更改时,发送提醒信号至装配现场的工作人员,防止装配出错;
在BOM演化的一个工作循环中,装配管理模块与监测模块相连接,监测模块用于对提醒信号进行监测,判断是否需要对装配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轮换;所述监测模块的具体工作步骤为:
在监测到提醒信号时自动倒计时;倒计时时长为T2时间,T2为预设值;在倒计时阶段继续对提醒信号进行监测,若产生新的提醒信号,则倒计时自动归为原值,重新按照T2进行倒计时;否则倒计时归零,停止计时;
统计倒计时阶段提醒信号出现的次数并标记为提醒频次C1;将相邻两个提醒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提醒间隔时长GTi;统计GTi小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次数为C2,将对应的GTi与预设时长阈值进行差值计算,并将所有的差值求和得到差隔总值CT;利用公式GK=C2×b1+CT×b2计算得到差隔系数GK,其中b1、b2均为系数因子;
利用公式ZP=C1×b3+GK×b4计算得到装配系数ZP,其中b3、b4均为系数因子;若ZP大于预设系数阈值,则表明装配现场的工作人员状态不佳,此时生成调度信号并上传至BOM平台;所述BOM平台接收调度信号后合理安排对应的调度人员与装配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轮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BOM类别包括需求BOM、设计BOM、工艺BOM、制造BOM、实物BOM和服务维护BOM;转换后的发次BOM数据中的零部件的基本属性信息、关系信息以及结构信息允许根据临时更改情况做出相应的修改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PDM系统、TC系统、ERP系统、MES系统进行集成,获取业务执行数据,并将业务数执行据组织成各业务场景应用的BOM数据视图,实现对现场业务管理的实施数据传递与状态管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自动校验零配件的技术状态,具体为:将现场进行装配的零配件技术状态与实物BOM管理模块创建的实物BOM数据相匹配;若不一致,则判定装配相关信息更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物BOM管理模块还用于通过集成接口从ERP/MES系统接收到零组件实物对象信息与实物对象相关制造信息,在BOM平台中创建实物对象,如果实物对象为组件,同时创建实物BOM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装配管理模块还用于将装配临时工艺跟产品发次BOM关联,最终与现场实做信息形成产品发次实做BOM,基于型号BOM基线、产品发次BOM以及产品发次实做BOM的管理应用,形成产品实做技术状态的查询、追溯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BOM演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管理模块与显示模块相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用于通过报表、图表形式可视化展示单发次产品的实做BOM技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70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